疑問三:手機信息會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泄露嗎?
【調查】 手機病毒及惡意軟件可盜取用戶多種信息
雖然從技術上講,無卡復制手機卡無法實現,但有讀者提出疑慮認為:平時手機卡丟了可以補辦,說明運營商是可以做到復制SIM卡的,那么會不會出現“內外勾結”的情況?
對此,羅紅表示,運營商給用戶補辦卡是為用戶重新發放一張新的手機卡,在運營商系統內將為用戶重新分配新的用戶數據,原有卡內的用戶數據同時廢止,補辦的新卡數據與原有手機卡數據并不一樣,所以說補辦卡不是在復制用戶的SIM卡。同時,中國移動對于用戶SIM卡中密鑰有著嚴格的管理要求:網絡系統內存儲的用戶關鍵數據均為加密形式,嚴格控制對關鍵數據的讀取權限,即使運營商內部的普通工作人員也無法獲得用戶手機卡的關鍵數據。
此外,還有一些所謂“偵探公司”、“調查公司”宣稱,能拿到被調查者的“通話記錄、短信清單、手機定位等信息”,“我們在機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向系統發送打印通話清單申請,然后直接攔截系統發回的驗證信息,被調查者根本不會發現。”實際情況能這樣嗎?
針對這種說法,楊志強表示,中國移動對查詢客戶詳單(包括語音通話記錄、短彩信發送記錄、無線上網記錄等)、位置信息等涉及用戶隱私信息的業務均設置了嚴格的認證和提醒流程,不可能在“被調查者根本不會發現”的情況下獲取用戶通話記錄的情況。
據介紹,目前,查詢上述業務信息的方式有:通過客服密碼和動態密碼在網上營業廳和營業廳查詢,部分單位客戶可憑有效證件在營業廳查詢,查詢后均會下發提醒短信。
楊志強表示,為防止“通話記錄、短信詳單”等信息泄露,中國移動發布了“五條禁令”、《客戶信息安全保護管理規定》等,并在技術層面采取了多種防范手段;同時客戶可通過10086熱線舉報信息安全問題,一經核實將對公司內部責任方予以嚴肅處理。
事實上,據業內專家介紹,監聽手機通話、截獲短信、定位等與復制卡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劉東明說,監聽手機通話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專用設備截獲用戶通話,也就是使用類似收音機的專用設備將被監聽手機所發射的無線信號轉換成語音信號。其實現條件為:必須在同一基站的覆蓋范圍之內(在城市,基站的覆蓋半徑一般為200—500米),且設備與被監聽手機之間的距離必須保持在幾十米以內;被監聽手機不能處在不斷移動狀態,否則很難實現。另一種途徑是通過在手機中安裝竊聽軟件,主要是針對智能機,比如曾經有一款能實現竊聽功能的軟件X臥底(及變種),能在用戶通話時啟動三方通話功能實現竊聽。
此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也出現了很多惡意軟件可以盜取用戶的通話記錄、電話本、短信、位置信息等。因此使用智能手機用戶一定要注意。
鏈 接
如何防范手機信息泄露
1.避免將手機交給他人保管使用,并最好設置手機密碼或PIN碼;
2.不要讓不可信任的人或機構隨意安裝軟件,不要上不可靠的網站下載安裝軟件;
3.不要輕易查看收到的垃圾短信、彩信、郵件或點擊上述信息中的鏈接;
4.安裝防火墻、殺毒軟件等;
5.在不使用藍牙之類的無線傳輸功能時盡量關閉,通過WiFi上網時選擇可信任的接入點,以降低黑客通過藍牙或WiFi入侵的風險。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