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淘寶上銷售的價格比我的采買價都低?
在最初的時候,我自己都不明白了,不明白為什么淘寶上銷售的價格比我的采買價都低?最后通過自己對這些渠道的了解,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幾乎所有的集市賣家都沒有庫存,都是通過上級代理代發(fā)銷售的,而這些上級代理就是一些TOP級的經(jīng)銷商,他們擁有大量的貨品以及更低的采買價。也正是因為這些比我們分銷商采買價格更低的價格在銷售,也帶來了渠道的亂象,部分分銷商鋌而走險通過淘寶找渠道串貨,從認證店走向“黑店“,就是為了在各種成本都上升時能保證自己的店鋪還能有所利潤。這些現(xiàn)象不僅給原有的經(jīng)銷商帶來了管理困難,更因為長期處于沒有公司各種資源的情況下店鋪狀況與日劇下給品牌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降低了品牌在當(dāng)?shù)氐拿雷u度,而被更多的晉江系品牌所代替。
電商的影響也不僅僅如此,在2011年時,淘寶的多輪促銷活動也著實影響了實體店鋪的生意,加之80至90后對網(wǎng)購的熱衷以及影響著他們50至60后的長輩們。例如淘寶的“雙十一“、”雙十二“大促,全場5折起。雖然較之前的價格沒有什么變化,但是這種促銷的宣傳是空前的,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網(wǎng)購。這些促銷活動后,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實體店鋪銷售的下滑迅速。在此,不可否認電商到目前為止仍然不能代替實體店鋪,不過這種影響會使許多實體店鋪關(guān)門從而影響到實體銷售。例如現(xiàn)在在二三線城市幾乎看不到書店的存在,在我所在的城市,甚至新華書店已經(jīng)從商圈的最好位置中淡出了,而把門面租賃了出去。這就是網(wǎng)購影響下最先在實體店鋪中出局的行業(yè)。李寧下場可能不會這么慘,但也需要警惕。比如一家李寧店鋪月店效10萬可以贏虧平衡,在沒有網(wǎng)購影響時,能銷售13萬,在網(wǎng)購影響下店效逐漸降低,并且各種費用隨著社會發(fā)展與日俱增,在銷售額不能保虧時,老板開始進行關(guān)店。或許該店鋪的老板可以從事其他行業(yè),但最終李寧損失了一家一年能出貨百萬的店鋪。這其中到底是誰損失的多自然能看得出來,沒有了這個渠道李寧電商并不一定能增長多少份額,可能就會被其他品牌所代替,或是晉江系或是淘品牌等。我最輝煌時的7家店鋪關(guān)閉了2家也多多少少因為這個原因。李寧期貨訂單的減少也不無此原因。
今年9月19日的發(fā)生的事情不能不讓我們對于李寧公司對待電商的態(tài)度上失望了,當(dāng)日在我們店鋪中李寧銷售系統(tǒng)EPOS中為顧客打出的購物小票上帶上了“歡迎觀臨李寧官方商城“的字樣及其網(wǎng)址為該商城宣傳,并且百度中的推廣鏈接中也有了該網(wǎng)站的鏈接。但這些都不足矣讓我們失望,當(dāng)我們登陸該網(wǎng)站后被其會員體系給震驚了,消費滿980元,再次購物全場5.5折,其中包含了許多2012Q3的暢銷品,比如寧弧等。5.5折與我當(dāng)季采買的折扣一致,甚至低于了大部分分銷商的采買折扣,這讓我們分銷如何是好?在當(dāng)我作為消費者與客服溝通時問到為什么低于實體店鋪的售價,對方告知我因為他們是工廠直供的,實體店鋪都是通過他們采買的,這種說法不得不讓我們心寒。在官方商城首頁的鏈接上提到了校園代理業(yè)務(wù),我以我們當(dāng)?shù)貙W(xué)生的身份咨詢時給到的折扣也是5.5折,后期根據(jù)銷售或許還有返點。當(dāng)了解到這些信息時,我對李寧改革的認可及信心降低了一大半,時值2013Q2訂單提交時間,我訂了極為保守的量,因為我看不清未來的形式,看不清未來網(wǎng)購對實體到底還能影響多少?看不清李寧公司是否會作出電商的改變?在淘寶集市銷售時我們還可以向顧客解釋其為假貨,當(dāng)上升到官方商城時我們該做何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