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覺得,廠里的管理制度比較人性化,不強迫員工,給他們成長空間。“在廠里能學到不少東西。一般只要你提出想去新的崗位,領導都會批準。”對于未來,小周也有自己的打算,“我現在只是想要出來學習一下經驗,將來能做自己的生意。”
這個長假,小劉和小周都選擇留在上海加班,他們非常感興趣廠里辦的面向全體員工的雙節抽獎活動,“只要你在這段時間上班打卡,就有機會抽中iPhone 4S、 筆記本電腦,甚至是現金獎勵,我們隔壁區的同事就抽到了3萬元的現金大獎。”小周覺得雖然自己不一定能抽中,但廠里能在節假日里創造這樣的驚喜其實也是一種關心。
在這里工作的一批“90后農二代”普遍覺得,氛圍比較輕松,業余活動比較自由。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自己在這里能得到尊重。
在英特爾成都,比美國更Open
英特爾在成都的封裝測試工廠現在約有3500名員工,平均年齡僅27歲,他們都有同一個大哥——卞成剛,英特爾副總裁兼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員工都叫我卞哥,沒有人叫我總經理或其他什么的。”卞成剛說。成都工廠雖然人數并不算多,但全球50%的筆記本電腦芯片來自這里,而在過去2年中,工廠實現全年運行“零事故”。面對難管理的80后、90后工人,卞哥似乎干得不錯。
在英特爾成都工廠,員工的技術創新為企業節約千萬美元級的成本;工人們喜歡漂亮的工廠,以至于把婚紗照都挪到廠區花園來拍;最令人的羨慕的是,一名公益事業達人受到邀請,全家赴美英特爾總部游玩。
公平、平等是80后、90后工人最需要的。“我們和美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卞成剛向記者表示,在成都工廠,員工有更加直接的表達方式,他們可以和卞哥在廠區內的咖啡廳聊任何事。現在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一些公司甚至是政府的代表團前來工廠參觀。“他們覺得我們的員工非常不可思議,因為我們的員工平均每年每個員工做10個小時以上的志愿者服務。”卞成剛向《IT時報》記者表示,公益對企業來說不是一種負擔,“在你關心社會的同時,也讓社會來幫助你的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