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24小時,“1111”購物狂歡節天貓和淘寶的支付寶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元,是去年的三倍多,其中天貓就達成132億元,淘寶則完成了59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今年10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934億元。以此計算,10月每天零售總額為611億,這意味著僅阿里1111狂歡節,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就達到了31.2%。
拉起中國新經濟
在過去十余年間,政府一直在強調拉動內需,刺激海量的居民存儲進入消費環節,從而改變中國經濟中重出口、重投資的結構性難題。阿里的數據證實,中國的內需并不是沒有拉動的空間,而是需要恰當的刺激手段——擴大內需是一個宏觀經濟發展運行問題,涉及社會生產全過程,而流通作為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媒介和紐帶,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前提性和基礎性——而天貓和互聯網的結合,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事實證明,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力是巨大的,” 天貓總裁張勇表示,“利用電子商務,就能激發巨大的內需增量,引發產業的巨大變革。”年年創造電商零售額記錄的天貓1111,似乎天生就是為打破記錄而生的。今年的新數據記錄,令其超越美國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購物節。據市場調查機構comscore數據,去年美國網絡星期一全美網購銷售額達1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億元人民幣。
191億這個數字也令線下零售業相形失色。今年黃金周8天,上海395家大中型商業企業5000多網點總營業收入64.3億元,僅約天貓狂歡節一天交易額的1/3。在購物天堂香港,8月份日均零售額也不過9.3億元人民幣,狂歡節一天的交易額相當于香港三周的零售額。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并非所謂電商大戰,而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新的商業模式大戰傳統商業模式,制造業貿易商們將會發現:今天的形勢變了,新經濟起來的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