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商品一般比國內便宜約1/3或1/2,年底更多消費者隔網分羹
“海外購”正逐漸成為國內消費者的關注焦點。一方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逛遍世界市場;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海淘”更加具備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很多“海淘”商品價格一般比國內便宜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海淘族”掀跨國購物潮
近年來,中國的電商發展如火如荼。在國內電商與傳統商場的混戰中,“海淘”網站已然成為了這場商戰中電商的生力軍,對傳統商場形成了夾擊的態勢。國內的“雙十一”促銷之戰才偃旗息鼓,熱情未減的中國網民又投入到“美國購物季”中海淘。
據支付寶的數據顯示,這幾天中國網民跨境消費額同比增長了140%。雖然比不上天貓淘寶“雙十一”的260%的同比增長率,但綜合“海淘”商品的種類相對有限、價格相對較高等因素考慮,140%的增長率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字。
據了解,有超過八成的“海淘”都在歐美網站上產生。中國大陸的網上消費者主要購買的產品種類包括母嬰、服飾、美妝、保健、數碼產品等。不少“海淘”網站專門開辟了相關種類產品的專區,以便消費者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購買入口。
“海淘”大熱,國內消費者對外國商品的追逐,主要是基于其極具誘惑力的性價比。一方面國內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部分消費者對國內商品,特別是嬰幼兒食品的質量產生了懷疑;另一方面,消費者“海淘”回來的國外商品,即使加上運費和關稅,也低于國內。優質而價廉,就促成了“海淘”大軍爆炸式的增長。
通過返利網站購物更合算
對于大多數中國的“海淘族”來講,最先遇到的障礙就是語言。外語水平不高的“海淘族”可以通過安裝帶有翻譯功能的瀏覽器或者下載詞典工具,來消除語言障礙。同時,淘寶等提供代購服務的商家,將相關的商品信息中英文對照列出來,也為“海淘族”提供了便利。另外,隨著中國“海淘”大軍的壯大,不少外國供應商開始重視中國市場,有些海外網站設置了中文版的網頁,針對中國消費者提供特色服務。
在排除語言障礙的基礎上,對網上購物已經熟門熟路的網購達人來講,“海淘”不過是在國外平臺上的網購!昂L浴迸c國內網購,在操作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流程也是選擇商品、下單支付、收貨驗貨。但由于“海淘”屬于跨境交易,具體操作步驟與細節還是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首先,雙幣信用卡是“海淘”的必備工具,絕大多數的海外網站支持V isa、萬事達卡。然而也有部分海外網站目前不支持內地簽發的V isa、萬事達卡,但對Paypal用戶開放。因此,“海淘族”可以開通P aypal賬戶來實現購買支付。P aypal與支付寶類似,其支付也是屬于預支付的形式,等到商品到達購買者手中,才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支付。
注冊Paypal后還可以通過返利網站購物,返利網站會將一定比例的購買金額返還到購物者的賬戶中。而如果直接去購物網站是沒有返利的。因此,不少精明的網購達人都會選擇通過返利網站的鏈接進行“海淘”。
在已注冊的網站上挑選到自己稱意的商品后就可以下單支付了。要注意的是,支持直郵的購物網站可以直接送貨至內地,但一般郵費較貴。有些網站是不支持直郵的,因此“海淘族”在購買商品之前,就要選擇好合適的轉運公司。
按步驟填好收貨地址并支付相關費用后,就只需在家等待淘得的“寶貝”送上門來。不過,相比內地網購,海淘等待時間會比較長,一般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風險&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