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向“四大”提起訴訟已然激起了千層浪:本周二(12月5日),在美上市中概股遭遇暴跌,收盤時,新東方跌幅近11%,而包括新浪、攜程、優酷土豆和如家等在內的股價跌幅均超過6%。
暴跌之下,市場最大擔憂便是SEC新動作可能引發的后續連鎖反應:包括四大在華分支機構在內的中國會計師事務所被美國監管層取消在美執業資格,從而波及上述機構所服務的中概股公司,并最終引發一輪大規模的退市潮。
“SEC希望對在美上市的企業具有法律上的管轄權,為了維護這種程序上的監管顯然不會輕易讓步”,上海序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志高昨日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中概股除了在美上市外,生產經營地都在中國,中國政府依據屬地原則也對他們有天然的監管權。張志高表示,中美兩國法律及規則的沖突導致中美兩國對審計監管的爭奪不會輕易讓步。
市場受挫 中概股退市潮來臨?
受SEC起訴四大在華分支機構影響,昨日中概股紛紛受挫下跌。
某在美上市的教育企業公關負責人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此事件波及,該公司股價也受到了影響,并稱不便對此事做進一步的評價。
美國德匯 (Dorsey&Whitney)律師事務所律師指出,SEC的這一舉措將鼓勵越來越多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私有化或者退市,以免未來進一步受到此類問題的威脅。
張志高律師告訴記者,此事對處于退市邊緣的企業(按照美國當地證券交易規則)影響尤其大。但私有化并非絕對是一件壞事,如果覺得市場流動性不夠,市盈率太低,繼續在美上市再融資獲得的資金有限或者融資可能性不大,那么這些企業可以主動實行私有化以致退市。
對于SEC日前公告提及的9家中概股企業,截至目前,SEC并未會對外公布名單。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致電數家中概股企業,對方也都表示不對外發表看法。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表示,SEC訴訟四大在華機構涉及的并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公司,而是全行業的問題。事實上,今年以來,中概股在美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投資者紛紛對中概股失去信心,中概股股價大幅下滑,質疑給中概股帶來了嚴重的挑戰。
“然而外界的流言畢竟只是流言,會計丑聞、監管審查、做空者指控畢竟都只是表象”,霍肖樺認為,“中概股企業應該拒絕財務造假,進而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只有公司業績提升、盈利有望,投資者對中概股的信心才會恢復和增加。”
在華跨國公司恐受波及
昨日上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PCAOB)常設顧問小組(SAG)成員之一的PaulGillis博士在其博客中預測,繼SEC提起行政訴訟之后,美國監管層方面的下一個動作極有可能是PCAOB以無法進行監管為由,取消所有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在美國的注冊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