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國標能否根治快遞老毛病?(組圖)
2012-12-31 10:29 北京日報
快件分揀脫手時,離擺放快件的接觸面之間距離不應超過30厘米,易碎件不應超過10厘米。小件物品及文件類快件,不宜直接接觸地面。
現狀調查結果:
分揀環節的快件依然在“飛”,快件自動化分揀不足一成。
快遞新國標首次對快遞分揀環節的操作距離精確到厘米,顯然是希望有效遏制粗暴裝卸、分揀的行為。但普通快件脫手不超過30厘米、易碎品不超過10厘米的要求,快遞公司能做到嗎?
央視此前以“臥底”方式進行的快遞探訪報道,將野蠻分揀的現狀暴露得淋漓盡致:在申通北京分揀中心,工人時不時從傳送帶上跨過,有時互相扔著郵件打鬧,很多快件由流水線上散落到地上被一次次踩踏……在這個分揀中心,從卸車到分揀,再到掃描出庫,一個快件最少要經過三次拋扔。
昨天中午時分,南四環附近一家民營快遞轉運站門口,記者同樣目睹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一幕。業務員順手抄起一個紙箱,掃一眼就直接扔向離得稍遠的鐵筐。還好,手法算準,扔過去的大小紙箱基本上都進得去。另一些塑料袋封裝的快件,業務員更是毫不客氣,噼里啪啦直接扔到地上分成幾堆,最遠的能飛出四五米。
“快遞員一天經手的快件上百件,貨站分揀工更得經手上千件,全都彎腰輕拿輕放,還不累死了?”有著6年從業經驗的快遞員小王告訴記者,尤其旺季忙不過來的時候,野蠻分揀確實比較容易發生。“貨件太多,操作員一天到晚在堆積如山的快件中刨,慢一點車都進不來了,哪里還顧得上輕拿輕放?”他認為,真要嚴格執行10厘米、30厘米的脫手距離,貨站更得爆倉,因此大型轉運中心改自動化分揀是必然趨勢。
自動化分揀無疑是減少快件損毀的重要途徑,但這對多數民營快遞來說還很遙遠。“全行業自動化分揀設施的應用比例不足10%。”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國內除了EMS、順豐在某些大城市可以實現全自動化分揀之外,其他快遞公司都是人工操作為主,控制野蠻分揀得靠提高員工整體素質。
盡管深知提高操作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性,但倉儲基地擴建、購置先進流水線、自動分揀設施和安檢設施需要巨額投入,這讓不堪人工成本壓力的很多快遞企業難以承受。
對話專家
根治“老毛病”應建質量保證金制
記者:為何快遞公司大多未執行新國標?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與此前發布的行業標準、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類似,快遞國標并不具有強制性,主要目的是引導和規范快遞企業的健康發展,這是快遞國標實施后收效不明顯的主要原因。但樹立標準,讓良莠不齊的快遞企業看清努力方向,是快遞國標出臺的意義所在。在快遞時限、賠償方案、質量改進、快件安全等方面,快遞國標都提出了較高要求,代表了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截至目前,多數快遞企業對新國標還在研究、消化,遠未到嚴格對標修訂公司操作規范的階段,主要原因是企業還感覺不到太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再不規范,快遞企業的生存空間也不用愁,爆發式增長的網購業務讓快遞企業疲于接單,質量和口碑不佳也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記者:那么如何才能加強新國標的執行力,讓消費者不只是憧憬而是真的滿意呢?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上述這些問題實際上已經威脅到了電子商務市場的穩步增長。加強新國標的執行力,還必須有強制性法規的配套。首先,要借鑒旅行社的管理體制,設立快遞質量保證金制度,消費者申訴成功就能直接從保證金中拿到賠償,讓快遞企業真正重視消費者。其次,郵政管理部門要建立快遞企業質量考核的最低標準,快件遺失率、延誤率、損毀率都要有具體指標,不達標就要被處罰,甚至吊銷經營許可證。只有這樣,散亂無序的快遞業才能從低水平的價格競爭轉向差異化的服務競爭。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數字化如何影響全球消費者行為
- 2三星設備驚現漏洞 或使手機變磚塊
- 3中移動收回尾號888的手機號稱其屬于“國家優
- 4警方已對聯通充值卡失效立案 聯通未正面回應
- 5國產手機品牌被曝預置“吃費程序” TCL、天語
- 6《江南Style》獲世界吉尼斯認證
- 7北京聯通強制綁定3G手機業務被指霸王條款
- 8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9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10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