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物流中心(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瑞雪)北京時間3月19日消息,國外媒體近日刊載分析文章稱,亞馬遜與其商家之間有關傭金比例提高的矛盾沖突正在醞釀中,這場沖突可能會令手eBay從中受益,并為沃爾瑪和谷歌(微博)等公司提供進軍這一市場的入口。文章指出,谷歌可能會成為對亞馬遜威脅最大的競爭對手,這家公司已經擁有了在線商務市場的必要“零部件”,如產品搜索、上架和支付服務等,只是還沒有把這些“零部件”組裝起來而已。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
亞馬遜與其商家之間有關傭金比例提高的矛盾沖突正在醞釀中,這場沖突可能會令亞馬遜的競爭對手eBay從中受益,并為沃爾瑪和谷歌等公司提供一個入口,這些公司目前正在進軍這一領域。
與傳統零售渠道相比,亞馬遜在線市場所能創造的利潤要高出很多倍,原因是這家公司會對商家在其網站上完成的每一樁交易都進行收入分成。此外,亞馬遜還通過處理物流服務的方式來收取額外費用。在這項業務(目前該業務在總銷售量中所占比例已經達到將近40%)取得增長的幫助之下,亞馬遜股價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但在過去一年半時間里,一系列費用提高措施已經令許多商家疏遠了這個網站,其中有些商家正威脅稱其將會“變節”。
“如果他們(亞馬遜)過多地提高費用,那么有些商家將決定不再通過這個網站出售商品。”家具零售商Wayfair首席執行官Niraj Shah說道,這家公司正在使用亞馬遜、eBay和沃爾瑪的在線市場,同時也通過自己的網站出售商品。“(如果商家變節的話)那與亞馬遜的計劃是相背離的,這家公司正希望讓自己網站上有盡可能多的商品出售。”Shah補充道。“大多數亞馬遜商家都會很愿意轉到任何能提供較大交易量的網站上去。”
亞馬遜稱,在該公司提高傭金比例的措施中,有許多都是由于成本上升而被迫采取的,如汽油價格上漲所導致的運輸支出增加等。亞馬遜稱,該公司還已經進行了大量投資,旨在縮短向顧客交貨的時間,而這項措施將令第三方商家從中受益,原因是交貨時間的縮短應該會有利于提高銷售量。但商家則持有不同的看法,它們在網絡商家論壇上抱怨稱,亞馬遜從在線交易中獲得的收入越來越豐厚,部分原因在于這家公司給商家帶來了更加沉重的負擔。“送貨服務和傭金比例的提高讓我沒有利潤可言。”一名商家在上個月這樣說道。
在去年8月份,另一名商家抱怨稱,電子配件銷售交易的傭金比例提高將令其受損:“8%到15%(的傭金比例)?第三方商家在亞馬遜網站上出售電子產品的好日子到頭了。”還有一名商家則在去年8月份憤怒地指責稱,向多個亞馬遜倉儲中心運送產品的成本有所提高。“亞馬遜就是在搗鬼。”這名商家說道。“現在亞馬遜擁有了一切力量,就開始提高商家的費用,而我們商家自從亞馬遜開張第一天起就在為其提供支持。”
去年,由于在線論壇中充斥著商家抱怨聲的緣故,亞馬遜關閉了這些論壇,隨后又重新開放。新的論壇允許商家對彼此的帖子進行評分,此舉被部分商家視為減少投訴的一種方式。而亞馬遜發言人埃里克·法爾雷(Erik Fairleigh)則對此表示:“更新后的論壇之所以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對商家社區的需求作出更多回應,向其提供所需信息,來幫助建設它們的業務。”
FBA服務
eBay曾是在線商家最大的集散地,但自從亞馬遜在十年以前推出其在線市場以來,eBay的統治地位已經宣告終結,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Fulfillment By Amazon”(FBA)的影響,這項服務的內容是為商家提供倉儲和送貨服務,甚至代表商家處理客戶服務問題。
對于利潤菲薄的第三方商家來說,傭金比例是一個敏感話題,以前eBay也曾遭遇過難以平息的相關抗議。而對于商家來說,亞馬遜提高傭金比例的舉措則更加令人厭惡,原因是在這個網站的許多商品類別中,它們都不得不與亞馬遜本身展開競爭,而在eBay則不存在這種問題。當亞馬遜推出一項新的長期倉儲費計劃,對存放在其倉庫中超過一年時間的貨物進行收費時,部分商家選擇銷毀它們在亞馬遜倉庫中的未售出庫存,原因是這樣做的成本比把貨物運回到自己的倉庫中更低。
凱特·辛普森(Kat Simpson)是一名第三方商家,她同時還會教其他人如何在亞馬遜網站上出售商品。辛普森說道,亞馬遜向她收取每件貨物50美分的費用,來將其倉庫中的未售出貨物退還給她,但銷毀的費用卻僅為每件貨物15美分。“如果是在去年,那么我會建議所有人都應該試用一下‘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務,但現在我會建議他們不要這么做。”辛普森說道。“如果你出售的是價格在25美元以下的商品,那么在亞馬遜網站上能獲得的利潤不如在eBay之類的網站上高。”
據同時在亞馬遜和eBay出售商品的商家The Cumberland Companies的負責人比爾·沃格爾(Bill Vogel)稱,在亞馬遜網站上出售一件售價10美元的商品需要交3.92美元的傭金,而在eBay網站上則只需要2.72美元。但他同時指出,eBay的送貨服務耗時較長,而且大多數商家都是自己存儲貨物,這會帶來其他的一些成本。
就目前而言,許多商家仍舊繼續留在亞馬遜的在線市場上,這個市場上的第三方商家總數已經達到了200萬。“客戶喜歡較低的價格,但也喜歡更大的方便性、更快的送貨服務和龐大的商品類別。”亞馬遜“Fulfillment By Amazon”業務副總裁湯姆·泰勒(Tom Taylor)說道。他指出,有些商家的傭金比例已被下調,尤其是某些較大型產品的商家。
競爭對手
與此相比,沃爾瑪的在線市場上目前僅有6名商家,分別是Wayfair、Plumstruck、eBags、ProTeam、ToolKing和Shoebuy。沃爾瑪發言人丹·托珀萊克(Dan Toporek)稱,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目前正試圖擴大可用產品類別,這是“加快增長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谷歌則可能會成為對亞馬遜威脅最大的競爭對手,這家公司已經擁有了在線商務市場的必要“零部件”,如產品搜索、上架和支付服務等,只是還沒有把這些“零部件”組裝起來而已。最近幾個星期中,谷歌已經開始與零售商一同測試一項同日交貨服務,從而引發了市場上有關這家公司正在建設一個在線市場的猜測。谷歌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一直都致力于改善用戶體驗,其中也包括購物體驗。
“如果有其他公司進入這個市場,比如說谷歌,然后對商家說,你們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出售商品,我們將為你們提供廣泛的市場,而成本則要低得多,那么對亞馬遜來說就將成為一個問題。”市場研究公司B. Riley Caris的分析師斯科特·提格曼(Scott Tilghman)說道。客戶想要更多的產品類別、更低的價格和更快的交貨服務,但所有這些都需要錢;而如果有哪個在線市場能幫助其減少成本,那么就會推動商家轉向這個市場。但如果在線市場的運營商承擔這些成本,則其自身利潤就將受損,令股東感到不滿。
“權衡取舍的問題一直都會存在。”投資公司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師肯·塞納(Ken Sena)說道。“商家‘變節’的風險也一直都會存在。”
【想看更多科技獨家爆料和深度報道嗎?關注騰訊科技微信官號吧!每日下午還有引人思考的內容,期待與您共鳴。(微信號: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