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審核
今年4月,環保組織“綠眼睛”華南自然會辦公室主任溫美程曾參加了4次特殊的審核,這一審核被稱為“第三方審核”。
所謂“第三方審核”,溫美程說,對于有污染記錄的企業,要想消除“劣跡”,要經過三次審核,首先是內部審核,稱作第一方審核;第二方審核是客戶對供應商的審核;第三方審核是外面的咨詢公司或者是環保等監督單位對這個企業進行的審核。
這些“劣跡”都記錄在公共環境研究中心收集的數據庫中,這個數據庫保存了數萬條企業的污染記錄。
溫美程等人去了4家企業,有兩家是金屬廠,一家是床棉制造廠,還有一家是中山市格蘭仕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而這4家又都是沃爾瑪的供應商。“沃爾瑪非常重視綠色供應鏈,會要求供應商生產過程是環保的,不應有違規記錄,如果有,必須作出說明和整改,并向公眾反饋”。
馬軍說,GE、沃爾瑪、耐克、阿迪達斯、溢達等知名企業,正是他們環保組織的合作者,通過他們的數據庫審核供應商,要求供應商對公眾作出說明。“像沃爾瑪,會嚴格要求這些企業做審核”。
中山市格蘭仕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曾經有一個污水超標的違規記錄,中山市環保局對此亮了黃牌。
溫美程說:“不是很嚴重的重金屬超標,是一個比較小的指標超標了,但會要求對整個電鍍工序的污水處理過程都審核,審核由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做,我們對他們的審核過程進行審核。”
馬軍說,引入第三方機構環保組織進行監督,會增強審核的公信力。“審核結束后,我們會提供審核報告,同時發給其他環保組織接受同行監督,一個星期內無異議,方能去除企業的不良記錄。”
他介紹,在他們與這些企業的共同推動之下,有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重視環保。去年,就有一些國內供應商主動跟他們溝通,作出說明,表示要改進措施,消除不良記錄。
但他也告訴記者,仍有企業以供應商太多為由,不愿意審核供應鏈,“管理供應商比控制重金屬污染容易多了,他們不愿意做這個工作,體現了他們的管理還比較粗放。在今天,所有負責任的企業,不但本身應該是綠色企業,它的整個供應鏈也應當是綠色的”。
馬軍說,他們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企業重視重金屬污染問題,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嚴格控制供應鏈的重金屬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