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通訊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們使用手機的頻率越來越高。然而,在五花八門的機型和多種網絡服務帶給消費者便利的同時,也有一些涉嫌隱性收費的資費定制,悄悄地伸向了消費者的腰包。
近日,網上一篇題為“莫名侵吞廣大聯通用戶人民幣近千萬”的帖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帖子中不僅曝出“聯通在信”業務涉嫌亂收費的問題,而且還現身說法,列舉了河北一名聯通用戶被莫名其妙地扣除“聯通在信”50元費用的事實和消費者艱難的維權經過。該消費者氣憤地說:“和我同樣命運的聯通用戶不下百萬,粗略估算起來應該不下幾千萬元的巨額資金被兩個公司和某些人不法獲得。”
隨后,記者又發現,多個河北的聯通用戶也通過互聯網對自己遭遇的“聯通在信”不明收費發出不平。更為巧合的是,當記者查閱自己往月的交費單據時驚奇地發現,從2006年11月辦卡起截至今年4月底,記者的話費單上也多了每個月10元錢的“聯通在信”費用。同其他幾位聯通用戶所反映的情況一樣,記者并未申請辦理這項業務。既然沒有申請過,那么這項費用又從何而來?為弄清事實Ô委,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聯通承認與SP合作
5月8日上午,記者趕赴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南大街的聯通營業廳了解情況。
營業廳內人來人往業務繁忙,大廳內的四五個接待窗口前都站著排隊的人群,其中有續交手機費用的老客戶,也有正在辦理入網手續的新用戶。另外,還有一些和記者一樣前來咨詢不明收費的消費者。
得知記者是來詢問“聯通在信”業務的相關事宜,站在大廳里面一位身披宣傳條幅的男士告知記者,這件事需要打印出機主的詳細交費單據才能說清。隨后,記者在那位工作人員的引領下來到接待窗口申辦了手機密碼,并在該營業廳內的“手機話費自動查詢設備”上查詢了手機費用的使用情況,但因該設備屬限時查詢,所以記者最終只調出了2006年12月份至今年4月份的話費詳單。
當記者咨詢“聯通在信”這項業務如何申辦時,該營業廳工作人員的答復是,需要使用本機撥打或發送短信至95013、85013才能申辦;如果沒有申請是不會開通這項業務的,也就沒有因使用這項業務而產生的費用。
然而,記者仔細查閱了5個月的通話記錄和短信來往號碼單,并沒有發現使用這兩個號碼和申辦這項業務的記錄。
后來,記者將事情向工作人員做了陳述,并把自己的通話清單給了對方核實。一工號為3110052的女工作人員當即撥通了一個電話號碼,就記者遇到的情況向對方進行聯系。放下電話后該女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之所以有“聯通在信”這項費用,是因為本機在2006年11月18日那天曾撥打過95013這個號碼并申辦了這項業務。然而,當記者欲查詢本機去年11月份的通話詳單時,卻又被告知無法查詢。原因是那里的自動話費查詢系統只保留客戶5個月的通話記錄。
記者印象中從來就沒有申辦“聯通在信”這項業務,然而工作人員為何說有呢?記者要求對方提供申請詳細記錄,但是對方不能提供。
據介紹,“聯通在信”業務是由聯通河北分公司與“SP”供應商合作的一個項目,而聯通工作人員為記者聯系的對方正是該項目的一個客服號碼。然而,當記者就此提出種種疑問并表示要找對方查看當時的申辦記錄時,聯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方是95013接入號,其他的問題便均以“我們前臺不了解情況”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要求。
免費試用惹的禍
“我們這個單上的‘聯通在信’費用是怎么會事呢?我們從來就沒有申請這項業務呀?”就在記‘者在位于石家莊市中華大街的聯通營業廳了解情況時,一位女士拿著姓曹的機主交費單也來問詢處咨詢。該女士因當時沒帶身份證無法申辦密碼,自然也就無法再進行下一步的咨詢。
記者從一些消費者投訴中摘錄的幾起遭遇“聯通在信”業務收費的¾歷,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一位姓陳的女士稱,2007年3月22日她接到9501310010的電話。對方開口就說:“我們現在有一個一卡多號的服務,您現在可以免費試用。”一開始陳女士以為是聯通公司打來的,就“知道了知道了”隨便答應了幾句。緊接著一條“注冊成功”的短信就發過來了。后來她給聯通客服打電話,才知道該服務是聯通跟一個sp服務商合作搞的。過了兩天,由于心里不踏實,她決定打電話取消。9501310010說,已¾收了她一個月的月租費,48小時內免月租試用,過了48小時自動收取月租。后來陳女士在網上查了話費單,對方確實收了10元錢“聯通在信”。
一位唐山的消費者也訴說了他遭遇不明收費的¾歷: 他給老人買了一部功能再簡單不過的手機,就是為了防止老人按錯鍵,定制了不該定制的業務。除了接打電話,老人什么也不會用,連來電顯示都沒有開通,3個月的電話費才7~8元。可是,從2006年10月到2007年3月,老人的手機每個月多了10元的“聯通在信”費用。后來陳先生才知道,Ô來有一天,有人給老人打電話說他們是95013的什么業務,48小時免費試用,如果不想用,就回電話到95013XXXX。當時,老人也沒有聽懂,也沒回那個電話,但老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還是被定制了該項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聯通河北分公司與SP供應商是一種合作關系。然而,當記者問及那家供應商的一些基本情況和其辦公地點時,聯通的工作人員卻表示對此全然不知。
“SP”稱收費方式已公示
在石家莊市中華大街聯通營業廳里,記者亮明身份表示要對此事進行采訪時,前臺工作人員領著記者來到辦公室,一位姓杜的班長接待了記者。
那位杜班長隨即撥通了95013的接入號,并向對方詳細詢問了記者的手機號碼和當時申辦“聯通在信”業務的情況。隨后,杜告訴記者,對方說他們那里有記者手機號碼當時撥打95013申辦的記錄。但當杜予以確認時,對方電話里卻含糊其辭起來。
后來記者了解得知,申辦“聯通在信”業務后,在手機漫游消費時可享受優惠。但是,記者本身就不清楚這項業務,又怎會申請開通呢?再者說,如果是記者主動申辦的了該項業務,那么記者為什么又放棄使用這樣的優惠權利呢?
最后,杜告訴記者,她已¾就此事向對方進行了溝通,并轉達了“對方將在48小時內給予答復”的意向。但是,當記者問及對方的詳細情況和聯通河北分公司與其合作的具體事宜時,杜卻同樣給出“這件事需要向公司領導了解”的說法。同時還答復記者,她已將此事向有關領導作了匯報,之后將由公司有關部門與記者聯系。
5月9日下午,當記者從位于石家莊市中華大街的聯通營業廳走出后,接到一位女士用9501310010這個號碼打來的電話。這位自稱是“95013客服中心”的女工作人員說對記者反映的情況進行了核實,她表示:從去年11月18日記者申請開通“聯通在信”業務起截至今年的4月底已是6個月的時間了,按每個月10元的費用計算,一共從記者的手機話費中扣除了60元。鑒于記者不清楚這項業務,而且也從未使用過這種優惠待遇,所以¾請示領導同意,將扣除記者的6個月“聯通在信”費用返還到記者手機賬戶上。當記者表示欲對此事進一步深入采訪時,那位95013的工作人員卻稱“我們無能為力”。理由是,她們只負責客戶的業務咨詢和業務申辦事宜,其他情況需要等領導回來后才能給予答復。
記者發稿前夕,河北聯通有關合作商的負責人找到記者并就相關情況做出解釋。
這家合作商的負責人稱,其與河北聯通公司是一種甲乙雙方的合作關系;95013是公司的一個接入號,也是與聯通共同開辦的一項業務。定制這項業務除了在漫游時通話費用可享受優惠外,還有其他幾種如聯通小秘書和隱藏主叫方手機號碼等業務。
用戶定制該業務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語音定制;二是人工定制。也就是說,用戶可以用手機直接撥打95013這個號碼,并按對方的語音留言進行定制;也可以用發送短信的方式實施人工呼叫提示來完成定制。針對消費者提出的“只要在平時撥打電話加撥95013一次,就被默認已定制包月”這種現象,該負責人也承認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這種默認式定制方式已¾通過廣告宣傳公示。
據了解,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正是由于試用了一次95013號碼,都是帶有一種好奇的心理隨意試撥了一次95013這個號碼被默認形成定制而扣除了包月費。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定制了該業務后,卻長期不享受到其優惠的奇怪現象。
聯通在信涉嫌侵吞用戶人民幣近千萬元疑云
2009-03-02 21:33 《中國質量萬里行》 辛國奇 孔永強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