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日前表示,CMMB(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即“手機電視”)標準的手機未獲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入網許可只是暫時的,但CMMB核心企業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焦急。
“入網證問題阻礙了中國CMMB產業的發展。”CMMB標準制定方、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旗下泰美世紀總裁申紅兵6日在上海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入網證之惑
此前,為配合北京奧運會移動電視轉播,工信部允許CMMB與TD-SCDMA標準搭配,提供了大約4萬部“CMMB+TD”的手機,但沒有開放CMMB與GSM網的搭配,沒有對CMMB手機廠家發放許可證,因此,一般消費者目前還無法體驗到移動電視的便捷。
申紅兵有些疑惑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既然連TD標準都可以搭配,為什么GSM就不能搭配呢?
其實,他心里應該很明白,因為,工信部、發改委、國標委之前一直努力支持的是另一種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即T-MMB。它由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提出。業內人士認為,從技術層面看,T-MMB可以在全球實現基于多標準信號的輸出,能夠解決發射端多標準的兼容性,從而打造一個具備全球漫游服務功能的系統。
負責為奧運會設計上述手機的國內企業之一——希姆通科技也有類似意見。該公司總裁劉弘說,按市場需求計算,2010年,CMMB終端將達1億部,但現在看上去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入網許可證可能會拖延產業化進展。
劉弘透露,這也是目前市場上CMMB手機多是雜牌貨的原因,不是手機不好,而是因為大家都沒拿到入網證,大的手機品牌不敢做,二線品牌做了,又無法覆蓋二、三線城市,影響很小。而且在市場宣傳上也只能打打擦邊球。
CMMB自救:
衛星明年初有望上天
事實上,CMMB陣營的布局速度并不比T-MMB標準慢。7月份,CMMB網絡已覆蓋37個城市。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院長馬炬表示,年底有望增加到300多個。
申紅兵認為,目前速度仍慢了些。但他表示,這不屬于資金或技術問題,而是體制問題。因為廣電總局起初不希望地方上各自為政,一窩蜂上馬,而是希望集中規劃。不過,上周,廣電總局在內部會議上首次明確表態,可以與地方廣電共同運營CMMB。
不過,目前覆蓋上述城市的網絡主要基于U波段鋪設,它更適合人口密集區,與較早時候CMMB定位的衛星(S波段)覆蓋有些背離。因為只有通過S波段的衛星才能更為有效地實現對全國范圍的覆蓋。
申紅兵坦陳,的確,衛星升空后才能真正實現CMMB“天地一體、星網結合”的覆蓋模式。他說,CMMB衛星早已生產出來,目前放在美國工廠。本來安排在奧運前發射,由于擔心來不及,于是推遲到明年第一季度。他補充說,該衛星造價2億美元,發射費約1億美元。
此前,美國方面一直與中國談判,他們很想借衛星技術參與CMMB運營,對此,中方還沒有明確的意見。業內人士說,這也是衛星一直延遲升空的原因之一。
“明年第一季度如果發射不了,第二季度再發射不了,將意味著失敗。” 申紅兵也有些擔憂。他認為,相對于電信網絡覆蓋,衛星覆蓋是一種主權覆蓋,帶有公益性質,而不像電信網絡那樣關注人口效應,更注重經濟效益。
盡管如此,申紅兵仍強調,CMMB并不打算固守本土市場,目前也在突破海外市場。除了美國試圖合作外,阿拉伯國家也正在與中國談判,只是阿方要求泰美等企業帶資1億美元先做,而泰美顯然缺少資金支持。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電視技術研究所高工陳德林說,為尋求突破,科技司正在準備將CMMB標準申報為國際標準。
申紅兵說,CMMB標準的自主創新性、技術優勢,決定了它不會被“廢掉”。他透露,下一步,先爭取將CMMB申報成國家推薦性標準,然后再做長遠、深入的打算。
至今未獲入網證 手機電視CMMB標準海外曲線自救
2008-09-09 23:59 《第一財經日報》 王如晨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