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體裂紋 半島網提供圖片
“房子剛入住就出現了質量問題 ,這都三年了也沒給我們個滿意的答復。”7月20日,市民周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287111反映,他是九點陽光小區業主,從2008年入住該小區以來,盡管多次裝修,家中內墻還是出現開裂、漏水等現象,他曾多次向物業及開發商反映情況,至今仍未得到滿意答復。
一家有大小53處裂縫
20日上午,記者來到九點陽光小區,見到了反映問題的周先生。周先生表示,出現問題的不光他一家,臨近的幾座樓也都出現這樣類似的狀況。據他調查,出現問題的住宅樓主要是九點陽光小區的一期工程,也就是現在的四號樓、十二號樓和十三號樓。記者采訪期間,跟周先生住同一樓層鄰居也向記者反映,有一次她粗略數了一下,家有大小裂縫竟然有53處,大面積滲水的地方有3處。而且不光屋內滲水,就連樓道內很多地方墻面也已經開裂,在雨水的浸泡下墻皮脫落、長毛。
“內墻這么薄,孩子用鉛筆都能戳出個洞來。”業主李女士表示,由于墻體太脆,承重力太小,一砸就裂,客廳里連壁掛電視都不敢掛,很多裝修隊都說這樣的墻沒法進行修復,要想不開裂只能拆掉將墻面全部鏟除,再進行后續施工重新砌墻。
內墻用的石膏預制板
周先生隨即拿出自己的購房合同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他介紹,“當初開發商承諾內墻使用‘混凝土空心砌塊’,而實際使用的卻是石膏預制板,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墻體極不牢固,出現嚴重裂紋,墻皮脫落,隔音效果差。”
記者跟隨周先生走進他的家里,看到三室一廳的房子內,每面墻上都有不同程度墻皮脫落現象,幾條裂縫在新粉刷的墻面上顯得很刺眼。“剛裝修完不久就有裂縫,重新刮墻粉刷都不管用,過幾天墻面又裂了。”周先生說,由于最近連日大雨,家中的四個房間和廚房墻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痕,很多地方滲水厲害。
希望能重新砌建內墻
談到賠償,業主們都表示,由于內墻本身的建筑材料存在問題,開發商給出的賠償方案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小修小補不管事,補好一處,另一處又裂了,根本不可能修復好。”據悉,業主們希望開發商能按照當初的約定,用混凝土空心磚重新砌造內墻,而不是簡單把裂縫“抹掉”。
業主們經過一年多的維權努力,最終十二號樓的居民拿到了1萬 9千元的補償金,而四號樓和十三號樓的84戶業主至今未能與物業和房地產開發商達成一致。“開發商的意思是賠償我們6000元錢,這些錢根本不夠我們維修的費用。”周先生說,入住后他非但沒有享受到新房帶來了的樂趣,反而要為質量擔心,心里十分憋屈。
■開發商 房屋質量沒有問題
在了解住宅樓的情況后,記者來到九點陽光小區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我們經理出差了,這個情況我也不了解,你們還是去找開發商吧。”隨后,記者在周先生的陪同下來到了九點陽光小區的開發商日照市利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自稱公司法律顧問的盧先生接待了記者。他向記者解釋,“九點陽光小區一期工程,建設符合要求,所用材料符合規定,工程質量合格。至于墻體出現的裂縫情況則屬于正常現象。”
“既然是材料符合規定,為什么內墻的建筑材料不是檢驗報告上說的混凝土空心磚?既然質量合格,為什么開發商還愿意賠給我們6000元錢?”面對業主的質問,盧先生表示,業主手中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與開發商沒有關系,并不具備法律效力。針對九點陽光出現問題的住戶,他們制定了三種解決方案:第一,免費給業主修繕出現裂縫的墻體;第二,補償業主6000元錢;第三,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糾紛。當記者詢問為何會給十二號樓的住戶給予1.9萬元補償時,盧先生說:“十二號樓的建筑質量沒有問題,但施工隊伍技術操作不當,導致住宅出現問題。”
文/圖 記者 董平見習記者 齊金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