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南京樓市日益增多并且開價越來越高的精裝房,南京市物價局、南京市建委日前初步擬定了精裝房價格監控草案。
看到該草案內容的有關官員對本報表示,今后政府或強制規定搞精裝房的樓盤必須提供多個不同檔次、不同價位的裝修菜單,從而避免現在裝修價“一刀切”的狀況。
南京市建委裝飾行業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規范精裝修行為的價格監控草案已形成了初稿,目前正在和南京物價局、房管局等部門開展更深層次的調研,至于是否出臺、何時出臺將視調研進展情況和結果而定,預計年內便將出臺。”
在多位南京業內人士眼中,這一政策的出臺,可以看作南京“一房一價”核價政策的補充政策,政府的目的是規范南京樓市急劇膨脹的精裝修樓盤。
南京樓市精裝修房源近年來猛增。據南京365地產家居網統計,相比2006年時市場上屈指可數的20余家精裝修樓盤,目前精裝修樓盤翻了數番。從原來所占的市場份額不到10%,發展至今的70%~80%,其數量之多已達歷年精裝修樓盤上市量的最高峰。
而開發商爭建精裝修房且樂此不疲的原因,其實是對南京“一房一價”政策的一種“軟抵抗”。2007年5月,南京市率先出臺了備受爭議的“一房一價”核價政策,所有即將銷售的樓盤都必須要經過物價局的價格審核后,才能開始銷售,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價的過快上漲。然而,由于精裝修費不在物價部門核價范圍內,不少開發商便打起了“精裝修”的主意。
南京蘇鼎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宋堅認為,在“一房一價”政策實施后,開發商利潤攤薄,而裝修價本身不核價,于是通過精裝修房達到“堤內損失堤外補”的目的,提高利潤。
面對開發商的變通,南京市物價部門也有自己的難處。南京市物價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對于開發商精裝修行為的規范、精裝修房源的價格審核,目前缺少有關法律的支持。
宋堅對此表示,“可以預見,這個政策出臺后最明顯的效果是,將會狠擠精裝修房價格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