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盤成交514套
對比2006年夏季房展會,本屆房展會最大的不同就是外地項目變“主角”。本屆展會,有7成項目來自外地省市。2006年夏展意向成交金額為4.5億元,意向成交均價為7087元/平方米。本屆展會北京項目意向成交金額為7.9億元,意向成交均價為13409元/平方米;外地項目意向成交金額為8.8億元,意向成交均價為7681元/平方米。
2006年夏展北京項目成交總套數接近1000套,而本屆展會北京項目與外地項目的意向成交套數分別為514套、1214套,后者占到總數的7成。夏季房展雖是時隔三年后再度現身,但北京項目的意向成交均價卻漲了近一倍。
■大興新城賣到9500元
展會現場,地處大興區的大興新城銷售均價已賣到9500元/平方米的均價,距離通州梨園地鐵站還有些距離的K2海棠項目開盤價格也將定在13000元/平方米左右……很多北京參展項目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開價高,一是品質比周邊項目有很大的提升,包括戶型、園林規劃以及教育配套等多個方面;二是接近地鐵或是未來社區周邊有規劃好的地鐵,這成為目前項目的最大賣點。
■部分“地鐵房”價格已透支
多家中介機構統計顯示,從地鐵4號線開建以來,沿線二手房房價陸續上漲,馬家堡區域漲幅最為明顯,該地區目前二手房均價在11000元至12000元/平方米之間,成交量比去年上漲30%。
“不是挨著地鐵的房子就值得買。”“我愛我家”副總胡景暉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他分析認為,需要換乘多次的朋友,反而不建議購買地鐵沿線房。這是由于部分地鐵線路人流量大,換乘距離遠,很多換乘人耽誤了時間;第二,上班地區房價本身便宜的市民,不必選擇地鐵沿線買房,因目前很多地鐵站點附近并沒有發達的公交系統接駁,有的樓盤價格甚至已經透支了地鐵配套價值,未來升值空間已不大。晨報記者 王麗婭
相關新聞
房展會疑現假拍賣
記者逛房展會發現有拍賣公司拍賣房產,雖然所拍房源多是當下北京熱銷住宅,但拍賣現場并無公證人員,競拍成功的購房人也不現場辦手續。有些競拍的購房人坐在那里,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想到以前房展會有前面簽約,后面領錢的“房托兒”現象,記者懷疑八成遇到了假拍賣。
參與拍賣的房產價格比在售樓處購買每平方米至少便宜1000元。據拍賣人員介紹,拍賣購房在產權過戶上與正常購買并無差異,但買賣雙方都要給拍賣公司2%成交房款傭金。記者注意到,拍出去的首套房產是北京月亮河城堡的一套236平方米的房產,起拍價13500元/平方米,總價320萬元,以336萬元成交,得房者看似一對年輕夫妻。見有記者拍照,兩人立刻匆匆離開,未見辦理競拍成功的相關手續。
一女士在競標一座300多萬元的房產未果后,以81萬元的價格拍下北京月亮河城堡一套58平方米的房子。從300多萬元的購房意愿直落到81萬元,在場記者們都感到匪夷所思。
除前幾套房產還有幾次叫價外,剩余幾套都是底價成交。一直觀看拍賣的李先生還沒有回過神兒來,他說:“按慣例,一般拍賣的東西在半年前就宣傳、公示了。如今,還沒介紹戶型結構呢就拍賣完了,開發商是在做秀吧?”
在場的開發商并未直接回答記者“疑似假拍賣”的質疑,而是說:“花幾萬元,用拍賣方式讓更多購房人關注我們的項目,是值得的。”但是,記者算了一筆賬,336萬元意味著要給拍賣公司6.72萬元的傭金,買房人的單價成本在14519元/平方米;而開發商付了傭金后,房屋均價是13950元/平方米。該房的市場價為17950元/平方米,開發商僅此套房源就少賺了94.4萬元,并不是開發商說的僅幾萬元的差距。賠本賺吆喝,向來不是開發商所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