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立房產數字檔案 杜絕已購房產者騙購
昨天,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本市已根據房屋普查數據建立了房屋數字檔案,并將對9.1萬戶已取得購買政策性住房家庭的資格進行過篩。此舉可防止個人隱瞞已購房產再申購政策性住房的可能。
據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已建立的房屋數字檔案,主要依據的是房屋普查取得的房屋產權數據。目前,該數字檔案已經掌握了2007年底以前的全部數據,2008年至今的數據正根據房屋權屬中心提供的信息不斷完善。近期房屋普查的情況將會公布,根據這個房屋數字檔案就能準確地判斷出個人擁有房產的數量。
據了解,個人申購政策性住房,需要在所在區縣遞交申請,并證明符合相關規定。雖然申購政策房的家庭不僅需要通過街道辦事處(鄉鎮)初審、區縣復審、市級備案三個環節,還需要在街鄉初審、區縣復審后進行公示,但也不排除申購人隱瞞自己在其他區縣已經擁有房產的可能。所以,根據這個最新的房產數字檔案過篩,將杜絕存在僥幸心理的騙購申請人。
“本市已獲得申購資格的9.1萬戶家庭將通過房產數字檔案過篩。”這位負責人說,過篩的整個過程都是通過電腦自動進行的,不必再經過至少3個月的審核和公示。所以這些申購并正在輪候的家庭不必擔心出現重新“排隊”而耽誤搖號。
截止到目前,通過“三級審核,兩級公示”,本市已查出400余戶不符合政策房購買條件的申請家庭。
■相關鏈接
違規者5年不得申請
去年12月,本市共有79戶申請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的家庭被查實違規申請,他們在5年內都不得再次申請政策性住房。其中,來自海淀區的兩戶家庭屬于利用職務便利違規取得申購資格。
經適房出租率超商品房1倍 禁租成一紙空文
日前,北京市首個限價房——海淀區西三旗旗勝家園交房僅半個月,小區里就出現房屋出租的現象被媒體曝光,再次引發輿論對政策性住房現狀的批評,認為它違背了保障中低收入群體居住權利的初衷。
記者調查發現,這一現象的出現并非偶然,實際上,政策性住房制度,從最初審核申請者的資格到入住后的監督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保障制度順利實施的一些規定更像是“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