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雙殘“頭頭碰著黑” 只盼能保留申購經適房資格
前日,因為被查出隱瞞買有一套小戶型的事實,“最高分困難戶”招國輝被取消申購資格一事成為市井談資。
招伯因此焦慮得一夜沒睡。信息時報記者昨日探訪招伯一家發現,這個僅22平方米、廳房一體的小戶型非常簡陋,而每天要爬5樓,對于患有腿疾的招伯夫婦來說,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個有兩名殘疾人的三口之家,日子過得確實很苦。
當年為何沒買房改房?實有苦衷
“太太患小兒麻痹癥想買帶電梯經適房”
到底招伯買下了怎樣的一套房,使招伯失去難得的經適房第一號選房資格呢?記者昨日到招伯家中探了個究竟。
招伯的家在越秀區倉邊路。這是一棟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單位宿舍樓。樓下有防盜門,樓梯兩邊的住戶家門口,幾乎都貼著文明之家的光榮牌,招伯家門口也貼有一個。
床跟柜就一臂的距離
招伯住5樓。當記者走進這間使用面積僅22平方米的房子時,招伯仍然很激動,在狹小的空間里團團轉,根本沒辦法坐下來談話。
記者看到,房子其實是不隔開廳房的單間,在最邊上有一張木板搭的床,坐在床上,伸手可及對面一個灰褐色的老式木衣柜。這就算是招伯夫婦的“房間 ”。在木板床邊,放著一張木沙發椅,對面有一個電視機,還有一個冰箱,這就是“客廳”了。在廚房門口的一小塊空間,則搭了一張架子床,那便是招伯兒子的“ 房間”。架子床下還放著柜子,擺放一些書籍雜物。仍是在架子床下的木桌子上,擺放著一個電腦顯示器。
整個家,僅在兒子睡的架子床位置看到有一臺吊扇。廚房和廁所在靠近樓道一面,因為無法開窗戶,光線很暗,地方也比較小。
“客廳”唯一的亮點,就是墻壁上掛著的一張全家照,高大的兒子穿著學士服,一臉陽光地跟笑容滿面的父母站在學校門口。
夫婦均患腿疾行動不便
就在記者打量房子的時候,招伯仍激動地講述著他們家兩個殘疾人的情況,并拿出自己的骨頭X光片給記者看。招伯脊椎受損彎曲,兩邊髖骨也因彎曲做過大手術,如今走路仍有不便,連坐下都費勁,坐久了壓力大也會疼。另外,招伯還有耳疾,雖然戴著助聽器,但外人仍要靠近大聲講話他才能聽到。
招太則患有小兒麻痹癥,也是腿腳不便。現在他們家住在5樓,平常別人走2分鐘左右的樓梯,招太至少要爬10多分鐘才能到。夏天時總要爬到滿身都是汗。招伯家的樓梯又比較特殊,爬起來比較陡,2樓與4樓的樓梯是連著的,要連續爬上去,所以特別吃力。招伯形容,太太爬樓梯的時候,不像一般人是兩只腳輪流跨著梯級上,而是要扶著旁邊的不銹鋼扶手一步步小心挪,先一只腳上一個臺階后,等到另一只也疊放到同個臺階上,歇會兒,才能站穩繼續走。
由于腿腳不方便,招太上下公車時容易摔倒,因此,招伯一直想在市中心買套有電梯的房子,讓老伴出入不用經常坐車那么辛苦。招伯說,在上世紀90 年代廠里分房時,他因為是單職工,本來分了一間15平方米的房改房,但因為位置在員村,而當時招太在越秀區上班,擔心她坐車不方便,所以最終就沒有買。
申請了經適房為何又買屋?也是情非得已
那房不買就不許住 只得借錢買下
招伯說,他們家在1992年前一直租住倉邊路的一間私房。后來私房被政府拆遷了,他們被重新安置租住公房。1992年,目前招伯住的某單位宿舍剛剛建成,基本上都安排了該單位的職工或買或租,其中有6戶是外來的租戶,招伯家就是其中的1戶。
為住市區放棄廉租房
住到現在的房子后,除了面積比較小,交通購物等生活配套都比較方便。而且租金也不貴,原來是每平方米不到1元,所以他們就一直住在該處,一住就是17年。
去年9月,申請保障房的資格獲批后,招伯可以選擇廉租房,也可以選擇經適房。但聽說放棄廉租房可以加10分,而且想到家里兩個人殘疾可以加20 分,這樣分數就比較高,有優勢可以買到市區的經適房。于是,招伯就毅然放棄了廉租房的機會,因為廉租房多數安排在金沙洲,他還是擔心老伴出入不方便。
怕睡街七拼八湊買房
今年5月,廣州市也在清退公房,招伯的房子就在清退之列。招伯接到租住公房的單位通知:要么就把租住的房子以市場評估價買下來,要么單位就要把公房交還給房管部門,統一進行管理。
招伯說,當時他們也不知道申請經適房后的分數是多少,也不知道最終能否買上想買的黨恩新街。因為聽說黨恩新街大部分的房子是安置恩寧路拆遷戶的。“如果買不到黨恩新街,要去別的地方,而我們又需要跟以前一樣到老城區看病,這將很不方便。”招伯很焦慮。
于是,他們家開始四處找親朋好友籌借。最終借到了8萬元首付,買下租了十幾年的小房子。
“分盡管扣,購房資格請不要取消”
昨日,招伯出去散步的時候買了份報紙,看到自己購買經適房被刷掉的報道,他雙手捂住臉說:“我家世代居廣州,現在別人還以為我故意騙人,面子都沒了。但其實我真的是沒辦法。”在講述整件事情的過程中,招伯心情起伏很大,他一方面“很擔心得罪了政府”,另一方面又很想要跟相關部門說明白自己的情況,希望有關部門能網開一面。
招伯說,如果買到太遠的經適房,對于他家來說還是很不便。因為他一直在省中醫看病,而妻子現在又在越秀區打工。他們還是想能買黨恩新街的經適房,畢竟目前黨恩新街的房子還是沒賣完。
招伯還說,他很想把20多平方米的房子退回去,因為還沒開始按揭,也沒看到相關的備案資料。他認為,其實成交也未完結,8萬元的首付也只是交給了租房單位,所以就希望能不要現在的房子,去買黨恩新街的房子。“此前房管部門說要重新調整分數,我之前的分數是134.5分,如今若減去建筑面積一項的得分25分,也仍然有110多分,希望還能選黨恩新街的房子。”招伯說。
為何買了房
還要申購經適房?
我住的房子今年5月被列入清退之列。要么得把它買下,要么就要交還房管。當時也不知道分數是多少,最終能否買上黨恩新街的房子,所以就決定按揭買下這間住了17年的房子。
我太太有小兒麻痹癥,每次出門要爬10多分鐘的樓梯,而我自己也腿腳不便,因此還是很想買市區帶電梯的經適房。
招國輝感受實錄:
我家世代居廣州,現在別人還以為我故意騙人,面子都沒了,但我真的是沒辦法。
從第一名到取消資格,這段時間簡直像坐過山車。
招國輝家庭情況
招國輝脊椎受損彎曲,兩邊髖骨做過大手術,行動不便,聽力障礙。太太患小兒麻痹癥。
招國輝所在國企倒閉,已失業兩年,兒子畢業一年,收入需支付上大學的借款,一家目前靠低保過日子。
“最高分困難戶”無份買房
申購經適房期間買了小戶型卻未申報
廣州首次查出困難戶經適房購房資格有問題。
昨日,以134.5分問鼎全市最高分的招國輝家庭,因復查時查出在3月份曾購入一套小戶型,購房資格因此取消。廣州市住房保障辦有關人士表示,此次查出的被取消購房資格的家庭共有9戶,其中萬松園2戶,黨恩新街7戶。這些家庭有的是因為繼承贈與了房產,有的是因為拆遷久未安置等原因在市場上購買了小戶型。
招國輝,在平時,可能誰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這一次經濟適用房申購名單公布之后,他出名了:成了所有的經濟適用房申購戶“羨慕”的對象:在家庭情況評分中,達到134.5分,全市最高,成為黨恩新街經濟適用房“頭號選房人”。
誰知道,昨日正式選購經濟適用房之際,招國輝一家的第一位選購黨恩新街經適房資格卻被取消了。黨恩新街第2號選房人昨日第一個入場選房。
市住房保障辦:招家3月買了房沒申報
輪候了11個月,是什么導致了招國輝一家,與經適房夢擦肩而過?
廣州市住房保障辦有關人士表示,招國輝此次被取消購房資格,是因為在搖珠后的復查中,被發現已于今年3月買了一套小戶型,卻沒有主動申報住房條件發生了變化。
記者昨日聯系了招國輝的兒子,他態度很平和地說,“一切以官方信息為主”,并希望不要因為此事對他家產生太大的困擾。
招國輝的兒子:被迫買了租住的小房子
招國輝的兒子透露,他們租住在一家很小的房子里面,3月份的時候,“屋主說要賣房,不然就要將房屋收回”。雖然他們申購了經適房,但出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又擔心“無瓦遮頭”,迫于無奈,他們就把房子買下了。房子很小,他們的人均居住面積仍很低,仍屬于住房困難戶。
本來再熬幾個月,就可以申購經適房了,為什么在申購經適房后,還去購買一套小戶型?記者在招國輝兒子那里沒有獲得具體答案,但記者注意到一個背景,今年3月份時,廣州樓市開始慢慢回暖,全市一手住宅均價為8400元/平方米左右。這一均價也遠遠比經適房要貴,而且此次招國輝本來能買的黨恩新街經適房,商品房價更是要去到1.5萬~1.6萬元/平方米。
需再等數年才能購買經適房
買了小戶型的困難戶能否再來申請經濟適用房?現場有關人士表示,招國輝一家人均居住面積仍很小,仍符合申購經適房條件,只是分數要調整。如果其他申報資料審核符合,他們家還可以申購今年即將推出的大塘、泰安花園等經適房。記者在廣州市經適房管理辦法上查閱到,經適房的申請人及共同申請的家庭成員,必須在申請之日前5年內沒有購買或出售過房產。
家里兩人殘疾 曾退出過廉租房保障
招國輝一家確實困難
記者發現,招國輝一家確實困難,家里有兩人殘疾,由于招先生一家推出享受廉租房資格,所以額外獲得加10分。
據了解,招先生家庭收入線的得分是12分目標是他們家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在18287元收入標準的20%以上、40%以下,即3657.4~7314.8元。
人均建筑面積方面,屬于無房戶:得到最高分25分
家庭年收入:得分12
入穗戶口年限:得最高分30分
家庭成員結構方面:多一代加10分
婚齡方面:得最高分20分
特殊獎勵:得分20分(2人殘疾)
退出廉租保障:得10分
參加低收入調查:得2分
輪候11個月:每個月0.5分,得5.5分
萬松園經適房
陳伯排首位順利買到房
萬松園經適房第一戶進行選房的,是125分的陳財一家。他們選擇了605號房,該房面積79.2858平方米,兩房一廳,南北對流,總價40多萬元。
交了1萬元定金后,陳老先生跟老伴和兒子,到另外的柜臺咨詢按揭事宜。陳老先生表示自己很幸運,但是供樓:“還是很吃力啊。”
據了解,陳老先生和他妻子已經七八十歲了。兩人都是軍隊轉業的,因此在評分時能加20分,成為了第一戶選房人。據了解,整個廣州市進入120分的,在最終審查資格后只剩下3家,他們就是其中一家。他們目前三代同堂,5個人住在海珠同福路市紅十字醫院附近,是單位租借的房子。
陳老先生和妻子原先是在華僑公司上班的,現在加上他們的退休金,全家的月收入有3000~4000元。陳老先生不想按揭太多,想盡量多跟親戚借點錢;但他兒子覺得不能滿打滿算,還有其他很多別的開銷。因此,按揭月供等事項,“還要跟家人再慢慢商量”。
陳老先生兒子今年30多歲,他說選擇萬松園主要是一直在海珠區住了10多年,而他哥哥也住在附近。他們是近2個月才拿到的準購證。很高興可以買經適房了,“經適房對比市場價還是便宜的。”
銀行人士
申購家庭希望月供2000元
在現場的銀行按揭辦理處,記者了解到,不少申購經適房的家庭,都希望能月供2000元左右,有少數也希望能是1000多元。
還款年限方面,多數人希望能在20年內供完,很少人問到最長的30年。據了解,不少經適房的申購者年紀都比較大,也很難申請太長年限的還款期限。一般以家庭最年輕的申購成員,作為申購年限申請的參考著。經適房的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可用2成首付;但在90平方米以上的要用3成首付。
數據:
9戶購房者 復查取消資格
黨恩新街、萬松園經適房共645戶家庭入圍。昨日相關部門宣布9戶家庭復查后被取消選房資格,其中黨恩新街7戶,萬松園2戶。
據廣州市住房保障辦住房管理處副處長王秋平介紹,這次家庭被發現資格有問題,主要原因有幾方面:小孩子長大了,成長不便或者要讀書,產生了剛性需求,所以就買了房;在10多年前拆遷的被拆遷戶,拆遷單位給的補償金拿在手上,等到等不下去了,就買了小戶型;家里人口增加,住不下需要買房;繼承或者別人贈與,有了房產,但可能只是繼承了一個房子的1/6產權。
萬松園經適房 一日售罄創紀錄
昨日早上9點鐘,廣州市最靚的590套經適房正式選房。萬松園小區78套房一日全部售罄,成為廣州市首個“日光”的經適房樓盤。
據現場人員說,05號房是最好賣的。79.2858平方米,兩房一廳,南北對流。購房者喜歡它的原因還包括,進門有個小陽臺,像商品房的入戶花園,總價40萬元左右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