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炒房者終將“自吞苦果"” 迪拜危機警醒中國
迪拜很迷人。雖然我沒有去過迪拜,我也知道迪拜很迷人。那是一定的。許多媒體都在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展示迪拜。很多人以曾經到過迪拜而連篇累牘在博客上津津樂道:被認為普遍比較輕佻的文體明星是這樣,被認為普遍比較持重的各路學者也這樣……迪拜不可能不迷人。 對于美的追求,人人都是一樣的。所以我也想去迪拜看看,所以,對于有關迪拜的新聞,對于那些造型新穎別致的摩天大樓、人在海島的圖片,我自覺不自覺地會留意一下。即使眼下去不了,做做白日夢也好啊;直到這次“迪拜危機”突然出現。
搜索有關這次迪拜危機的各種消息,五花八門,怎么說的都有,說什么的都有。但是,所有這些消息,都無一例外的配有照樣很漂亮很迷人的圖片。這些圖片,也許就是這些媒體,這些博主們,以前拿出來贊美和炫耀時用過的。這其實也不算有什么過分。當年做都市報,我就經常這么干。前幾天還在大講廉政建呢;過幾天腐敗問題暴露了,照片繼續用以前紅光滿面的,“資料照片”嘛。迪拜的危機到底有多么的長、闊、高、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一時也不好判斷。我想說的是:不管這次危機多么嚴重,迪拜還是那個迪拜。漂亮的照樣漂亮,迷人的照樣迷人,不會有改變。“金融風暴”也叫風暴,但是畢竟和自然界的風暴不一樣;“金融風暴”可能會死人,但是絕對不會淹沒街道、摧毀建筑、破壞風景。
我在想象,如果這個時候,你走在迪拜的街上,可能會人員稀少一些;但是,清靜的街道反倒更加讓你得到一種宛若徜徉在世外桃源的感覺。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在迪拜有投資的人,特別是,如果你投資了迪拜的房產;這個時候,你走在迪拜的街上,你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有個朋友告訴我,時間的長短,取決于你在廁所外面還是在廁所里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相對論。“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實際上,在迪拜的大街上插肩而過,或者在街邊的咖啡廳里隔桌而坐的兩個人,從物理上,他們看到的絕對是一樣的湛藍的天空,一樣潔白的樓群;可是,如果其中一個是碰巧來迪拜旅游的,一個是曾經雄心勃勃想發一筆的,這時候,這些風景對他們的心理感受,卻絕對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我曾經在很多城市工作過。曾經在3個城市買過房子,但是基本上都是工作一離開,就馬上賣掉了。離開以后持有時間最長的,是廣州番禺麗江花園的房子,在我離開后一直持有了半年多。一個是我實在喜歡那里的環境。另一個,是有人告訴我,你不要賣,會升值……實際上,關于炒房發家的故事,那時候我已經聽了不少,我也多少有些心動。可是,有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廣州大橋南邊的一幢幾十層高的大樓頂上,一個朋友家,用肉眼看,用望遠鏡看,往南,白花花一篇小區群的時候,我下決心了:趕緊賣掉吧。物以稀為才貴呢。這么多小區,幾乎都排到中山和珠海(事實也差不多),什么時候才能漲呢。于是,就毫不猶豫,處理掉。
后來不久,這所房子就升值了,而且幅度不小。這個時候,溫州炒房團、開發商自買自賣等的事情被揭露了,我也才明白了,房子漲價,原來不一定是因為不夠住了。簡單的買進賣出,就可以是這些磚頭水泥翻著翻的往上漲。朋友告訴我,你的理財觀念太原始,屬于古董級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年月,誰還像你這么實誠,守著一套房子,見天上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學習羅伯特·清琦,四十多歲就可以退休!我問他:都學習羅什么特了,誰干活呢?誰服務我們吃,誰服務我們穿呢?這位仁兄看著我,沒有回答,或者是不屑于回答。
是不是又說遠了?還是說迪拜。這是個據說在一片沙漠上建立起來的夢幻城市。人類有關建筑的所有光榮與夢想在這里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按照我原來的想法,小小的中東“彈丸小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傾舉國之力乃至不惜全世界舉債,就是為了吸引游客。后來,我有機會和云南、西安的一些官員聊天;從他們那里,我知道了:這樣的想法真是太“純樸”了,純樸到了“幼稚”的地步,應該回去補上一回“春田花花幼兒園”。云南的旅游發達,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云南的經濟排在全國第幾位?西安擁有絕對處于世界前列的旅游資源,可是,西安的發展前幾年為什么老上不去——直到出了一個曲江新區,出了一個以“經營城市”為特色的“曲江模式”。西安變樣了,西安的經濟在“奮起直追”。這就是我們的現實。
圈一塊地,請全世界最好的規劃師,全世界最好的設計師,先搞公共設施,大型園林,亭臺水榭;路要最寬的,草要最綠的;畫最好的藍圖,制作最好的沙盤,邀請最好的開發商過來……15萬一畝(舉例)圈下地來,等基礎設施差不多了,就幾十萬一畝甚至更高給開發商……再蓋成房子到買家手里,當年的荒草地,可就值了老鼻子錢了。買漲不買跌,等到處都是“上月2萬平米買的房這月已經變成2萬5甚至3萬”的傳說的時候,房子不瘋狂都難。對于始作俑者,這樣一反一正,僅僅所掙回來的差價,得多少位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過來,才掙得出來啊——而且,還不能有金融危機。看著也是大鼻子,街邊吃碗兩塊錢的小吃還要磨墨唧唧講半天價,靠旅游發展經濟?別逗了。
網上在討論迪拜危機離中國有多遠?是啊,有多遠呢?反正,我認為離我很遠。因為我 “很傻很天真”。房子就是用來住的,他的價格波動與我有多大關系呢。6000元一平米的時候,我家就那么大;漲到2萬一平米了,也不見寬敞一點點。倒是,最突出的是:樓下一排排地產中介多了——幾乎一夜之間,怎么就密密麻麻一家挨著一家出現了那么多中介公司呢。經常會有中介不知從哪里弄來我的電話,打電話過來說:張先生,你們家房子最近都漲到2萬多了,你賣不賣?啊,兩萬多?按照我家房本上的面積,粗略一算,很大的一筆錢啊……好誘惑人啊。可是,轉念一想:賣了,我們全家住哪兒去啊!炒房子?我不認為我能夠跑得過大盤。大盤在誰手里?開發商啊。像我這樣的老古董都能跑得過大盤,那開發商不都倒閉了,哪里還能出那么多“首富”!
說到現在,你要問我:中國的房地產有沒有泡沫?我的回答會是:你說呢?!……不過,中國比迪拜大的多,亮了東方亮西方,經營完城市經營鄉村,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又不會像迪拜辦事那么猛,直接在沙漠上起什么世界第一,大不了也就來個亞洲第一什么的;而且,中國人有智慧,“集中力量辦大事”和“軟著陸”這種技術活玩的駕輕就熟,常在水邊走就是不濕鞋。你還別吃驚,這就是現今中國的“福祉”所在。所以,作為一個經濟問題的門外漢,我私認為:中國的經濟短期內不會出現迪拜那樣的危機。那么,迪拜危機離中國有多遠?我說,離希望從房地產市場狠撈一筆的很近;離像我一樣,只希望天底下有片瓦可以存身的我,真的很遠。
巴菲特判斷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價值,就去超市數空可樂罐子。房價是不是還要再漲一個階段?你看看樓下突然憑空冒出來的鱗次櫛比的中介公司就可以知道。買家沒有賣家精,一家中介公司判斷錯了,不能這么多家中介公司都判斷錯了。但是,是不是房價要一直這樣漲下去呢?你也看一看樓下突然冒出的中介公司,就可以知道。連開洗腳屋、餃子館、小超市的都一夜之間變成房屋中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最后的瘋狂已經近在眼前了。如果你前幾月沒有買,那你不妨先捂緊錢袋子;追漲殺跌是傻散戶干的事情,我勸你一定要慎重。當然,如果你買房子只希望自己住,什么時候進去都是可以的;無所謂價高價低。
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道是好主意還是餿主意。迪拜危機了,有志于炒房的同志們,準備準備,動身去那里抄底啊。但是要注意,在投資方面,任何時候反其道而行勝算最大。所謂:別人瘋狂的時候我冷靜;別人冷靜的時候我瘋狂。大家當年都是坐飛機去的,你就不要坐飛機去,不要幾個小時就到了;最好汽車也別坐,就騎駱駝過去,走他兩三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等到了那里,也許就差不多了。不過,你也要看,如果一路都是騎駱駝的,就去那里旅旅游算了,不出手也行。我的想法,理財是要理財,理錯比不理要強。在經濟不明朗的日子,好好干活月月領薪水,可能就是最好的理財之道。
作者簡介:
張弓驚,中國領先的公益營銷傳播機構夠優機構創始人。品牌管理、公關傳播和投融資專家。清華大學媒介管理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產業報告2005》(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中國傳媒產業報告2006》(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課題組成員。中國第一本完整梳理公益事業發展脈絡的專著《中國慈善捐贈發展藍皮書(2003-2007)》(中國社會出版社)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