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銷售中心打電話,一直都沒人接,拜托朋友去銷售中心看,卻發現大門緊鎖無人上班。”交了2萬元的購房保證金,眼看著《意向置業協議》上的有效期就要到了,可卻怎么也聯系不上房產開發商,遠在甘肅的謝女士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對海南開發商的這種‘躲貓貓’行為,我們是干著急,沒辦法。”
而開發商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卻稱:跟客戶簽訂《意向置業協議》是拿到規劃許可證后的市場調查,為了看房子建出來到底有沒有人買。
房價漲了,開發商難覓蹤影
據謝女士介紹,2009年10月,他們一家人到海南旅游,看中了海南利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發商”)在澄邁縣老城鎮盈濱半島度假旅游區開發的“王府·文海灣”2期公寓樓,并委托朋友于當年10月27日與開發商簽訂了《意向置業協議》,選了房號,約定了價格以及支付房款的方式,還交付了2萬元保證金。
今年3月,海南的房價已經大幅上漲,而此時也到了謝女士和開發商口頭約定正式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并交付房款的時候,可怎么也聯系不上開發商。多方打聽才知道,簽訂意向協議的120戶業主幾乎都遇到了開發商避而不見的麻煩,眼看著協議的有效期就要到了,大家是干著急,卻也沒轍。
中國青年報記者從謝女士所持的《意向置業協議》上看到:乙方(謝女士)意向購置王府花園2期公寓,房號D棟803,該意向單位原總價人民幣266650元。協議有效期為2009年10月27日至2010年4月26日。
謝女士著急的原因是,按照按協議的規定,購房者逾期不辦理交款及簽訂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將被取消房子的預售資格。當時簽意向協議的房價是每平方米4000多元,像她這樣的外地人選擇二線城市澄邁,就是覺得這邊房價較低,環境又好。而如果按現在的房價,開發商每套得多賣幾十萬,根本買不起。
謝女士認為,開發商這種“玩失蹤”的行為是不講信用,見房價漲了就躲著先前簽了意向的購房者,等協議有效期過了再高價出售。謝女士說,開發商現在抓住“意向”兩字不放,跟消費者玩文字游戲,簽名蓋章的合同怎么能說算就算,開發商說房子蓋不完就蓋不完,老百姓的利益難道就沒人管嗎?
遭遇“閉門羹”的不止謝女士一人,據媒體報道,四川的黎先生也與該開發商簽訂了《意向置業協議》,且有效期截至4月4日。3月6日,黎先生和幾名簽了《意向置業協議》的朋友到該項目售樓處準備辦理交款手續、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卻發現售樓處大門長時間關閉。最后,他們多方詢問后,開發商才表示樓盤“房屋預售許可證”沒辦下來,讓他們再等等。
黎先生說,他們到有關部門查詢發現,開發商開發的項目已取得土地使用證等相關證件,“房屋預售許可證”怎么可能辦不下來?黎先生認為,開發商以“房屋預售許可證”未辦下來為由不簽《商品房買賣合同》,其實是房價漲了開發商不想賣了,故意拖延時間。
《意向置業協議》只是開發商的“市場調查”
海南利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高志華稱,他們并沒有躲客戶,只是最近在放假,他們已經在售樓中心門口貼了告示,并留了聯系電話。跟客戶簽訂的《意向置業協議》只是開發商拿到規劃許可證后所做的市場調查,為的是看看房子建成后,到底有沒有人買。去年10月房產監管還不是很嚴,所以他們才敢搞意向協議,現在沒取得預售許可是絕對不敢簽訂任何意向協議的。既然與客戶簽了意向協議,公司肯定會按照協議內容履行,協議過期后,我們會如數退還客戶訂金。但房子的具體價格還沒定,主要由預售時的市場情況而定。
高經理再三聲明,現在不是我們不賣,主要是預售許可證沒拿到,正在加緊施工。我們今年1月份才拿到施工許可證,又加上過年耽誤了一段時間,不可能樓沒蓋好就申請預售許可,政府也不可能批下來。
高經理另外強調,《意向置業協議》只是雙方的意向協調,不是認購合同,各項內容協議里寫得很清楚,根本不存在欺騙不欺騙的問題,都是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簽的。協議上并沒有說明何時完工,這一點客戶是知道的。
澄邁縣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局長林中校說,日前已接到一些關于該項目的投訴,具體情況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希望更多認購者能將相關材料送到房管局,以便盡快把開發商和認購者召集到一起,具體協商處理此事,盡量協調好雙方利益。
林中校表示,開發商在沒有拿到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就與客戶簽訂意向協議、收取訂金,這肯定是違反相關規定的,會盡快要求開發商對此事進行說明,并做出相關處理,追究開發商的責任。
林中校說,開發商沒有向他們申請預售許可,他們也不可能去查他的施工進度,因此對于開發商是否故意放慢施工速度,拖延時間,還不能隨便下定論。局里會盡快派工作人員到施工現場了解情況,監督施工,但現在可以肯定的是該項目目前還沒有達到預售許可要求。
林局長同時提醒購房者,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要在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許可的情況下,就隨便簽像《意向置業協議》這種明顯違反政府規定的協議。不要被開發商前期開出的各項優惠條件所欺騙,關鍵還是要看他們的證件齊不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