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由于室內環境污染的危害日益受到市民重視,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正逐步提高,對環境檢測的需求開始越來越大。目前,我市具備家庭環境檢測資質的單位有3家,但他們的檢測項目和結果不盡相同——
市民肖小姐的新房最近剛剛裝修好,裝修的式樣、色彩等都讓她很滿意。但就在她想請相關機構或公司來為新家做環境檢測時,卻犯了難,面對好幾家家裝環境檢測機構,她不知道該選擇哪家,也不知道哪家更權威。近日,帶著肖小姐的疑問,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家家裝檢測機構。
環保監測站
檢測項目可自選
市環保監測站站長鄒云娣向記者介紹,他們開展家裝檢測服務已經4年了,主要針對的是室內的甲醛、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檢測。
鄒云娣說,由于對檢測機構的檢測流程不熟悉、對檢測價格的不了解等客觀因素,前來環保監測站要求檢測的市民雖然在逐年增多,但總體上來說,并不是很多。由于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裝潢材料質量參差不齊,而劣質的裝潢材料對于人體的危害很大,因此對剛剛裝修好的房子做一次全面的環境檢測,是很有必要的。
談到相關費用,鄒站長告訴記者,目前檢測“一個點”的費用是550元。所謂“一個點”,一般普通家庭的面積基本就可以算是“一個點”,而對于一些面積較大的別墅或廠房等,可能需要酌情增加費用。有需要的客戶在委托檢測時,所有項目都可以由客戶自行選擇,收取的費用也會相應減少。
鄒云娣告訴記者,室內環境檢測最佳時間是夏季,因為溫度較高,裝潢材料在這個季節散發的有害氣體也最多。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檢測的數據,相對較為準確,基本上能真實反映室內的氣體情況。
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不同建筑標準不同
談起家裝檢測這項業務,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建材室主任侯毅男告訴記者,從2001年他們就開展了該項業務,主要針對的是空氣質量檢測及家裝材料甲醛、有機揮發物等對人體有害物質的檢測。同時,侯毅男表示,他們針對檢測對象,將其分為一類建筑和二類建筑。家用房屋、醫院、學校等屬于一類建筑;KTV、商場等公共場所屬于二類建筑。不同類的建筑,參照的標準也不一樣。目前,他們的收費為每戶普通家庭400元,檢測三個地點。
侯毅男說,對普通家庭而言,家裝檢測固然是一個很有必要的程序,但僅僅依靠家裝檢測是不夠的,需要從“源頭”控制——慎重選購家裝材料。他舉了一個例子:近日他們在一住戶家檢測時,發現該住戶在2002年裝修完畢,但直到今年,空氣中的甲醛含量依舊超標6倍左右,令人觸目驚心。因此,在選購材料時需要注意質量,如請裝修公司,可在裝修結束后讓對方提供檢測報告。
市疾控中心
對每個房間進行空氣采樣
市疾控中心姜方平科長向記者介紹,“非典”之后,市民對空氣質量的重視加強,來疾控部門要求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市民人數較以前有大幅增加。
記者在市疾控中心見到了市民周女士。她告訴記者,自家102平方米的房子裝潢完工了,在入住之前,想請疾控部門對室內環境做個檢測。周女士說,按照要求,她已經將房間的門窗關閉了24個小時。疾控中心環境監測人員帶著4臺空氣采樣器和幾只采樣管來到了周女士家,在4個房間分別采集了空氣樣本,帶回了疾控中心。經檢驗分析,周女士家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的濃度都在合格范圍內,而氨濃度超得比較多。檢測人員告訴周女士,至少開窗通風三個月后才可入住。根據周女士家房子的面積,檢測費用為1000元。
據介紹,今年1至10月,市疾控中心已經為近百戶市民做了室內環境檢測,氨濃度超標的現象比較普遍。
3家檢測機構各有千秋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這3家檢測機構對于檢測對象還是存在些許差別,環保監測站主要是針對室內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檢測;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主要針對的是家裝材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質的檢測;市疾控中心針對的是室內空氣及通風設備的檢測。
雖然存在少許區別,但3家環境檢測機構均表示,由于檢測方法和參照的標準不同,檢測結果會出現一定的差異,但并不會影響對環境情況總的判斷。市民可根據價格、地點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