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品 繪制
近兩年來,山西省原平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原平市工商局所接到的有關居室裝修的投訴正在逐漸增多,這標志著家裝質量正在越來越引起消費者的重視,成為家裝所關注的熱點。而面對消費者對家裝質量所提出的投訴,無論是作為質監,還是工商部門,處理起來都相當的困難,因為國家沒有家裝質量標準的相關條款,所以在具體處理質量糾紛時沒有一個標準尺度可把握,往往通過調解的方法去解決,而調解的結果往往無法令雙方滿意。
與此同時,原平市質監部門在對家裝市場進行檢查時也發現,個別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已經開始注意到保質期的問題了。例如,家住城區的張先生在進行家庭裝修時,與家裝公司簽訂裝修合同時,就在合同中明確地寫上了“油漆、涂料、壁柜、瓷磚等裝修質量保質期為兩年,業主從裝修費用中暫時扣下10%的款項,待兩年后沒有問題再全部付清”的字樣,以此來規范裝修質量,從合同的角度確定了家裝保質期。一旦因家裝質量引發糾紛,也好憑合同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而家住農村的馬大嫂,由于在第一次裝修時,完工的當天就全部付清了裝修費用,盡管裝修工隊給她留下了聯系電話,可發現問題后怎么打電話就是不來人。吃一塹長一智,在第二次裝修時,馬大嫂盡管沒簽合同,但是在完工結算時,還是扣下一部分工程款,等3個月后沒有出現質量問題,再全部付清。這一招也真靈,盡管裝修工隊沒留電話,可卻隔三差五給馬大嫂打電話詢問有無出現質量問題,從而保證了裝修質量。據了解,如今有不少消費者在家裝時簽訂書面與口頭保質期合同,保質期時間大都在一年到兩年之間。
相關媒體報道,近日遼寧省沈陽市開始嘗試推出家裝保質期制度,在簽裝修合同時明確提出主要裝修指標為兩年。盡管屬于試行階段,但畢竟為規范家裝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開了個好頭。
老百姓買房不容易,裝修也不容易,不少老百姓因買房與裝修會花掉自己大半生的積蓄。因此對于裝修質量會格外關注。而對于裝修公司、裝修工隊來說,多數也希望能推出保質期制度,因為這樣一來,不但可給他們裝修時定出質量標準,而且還可以通過這標準,提高裝修質量,增強裝修公司信譽,規范裝修市場競爭,他們也自然非常歡迎。
看來,出臺家裝保質期的時機已逐漸成熟,各地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不妨出臺適合本地的家裝保質期規定,讓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真正得到合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