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白領理財大賽接到了許多讀者來信。讀者王先生來信與廣大讀者分享了他買到便宜抵債房的經過。
王先生前一陣在和平區買了一套抵債房,成交價比市場價便宜了近10%。他告訴記者,這里所說的“抵債”,一般是指債務人無法以貨幣償還債務時,將自己所有的房屋作價支付給債權人。例如,一個開發商建房時,欠了施工單位部分尾款。在無法進行貨幣資金支付的前提下,經雙方協商同意,由開發商用房屋作價支付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并不需要這些房屋,而往往急于將其出手。王先生所購買的就是這種情況的房屋。
記者走訪業內人士了解到,購買抵債房有一定風險,消費者應理性規避。首先應搞清房屋真正的主人是誰,因抵債房涉及法律關系復雜,購房者在購買時一定要審查出賣方相關房屋權利憑證原件,并到房產部門等進行核實,著重核實房產登記權利人、房產是否存在抵押或查封等情形,以防范出賣方對房屋系無權處分。繼而詢問債務人是否真的有這么一套房子抵給了別人,并證實該套房屋并沒有出售給其他購房者。此外,在購買“抵債房”時,最好在公證人員的監督下或者律師在場指導下,購房者、債務人和債權人三方坐在一起簽訂合同,并對合同內容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