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十條”規定,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某樓盤營銷總監在政策出臺后長嘆一聲: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終于來了。限制外地人購房,對杭州樓市的打擊將是最致命的。
這其中,作為2009年的杭州投資重鎮,九堡和下沙兩個板塊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市場聚焦的對象。
“國十條”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杭州新盤銷售就進入了持續低迷。新政后的第一個自然月——杭州5月的成交量同比去年暴跌近9成。
如今,新政執行已有50多天,杭州還有多少外地人在買房?消失的投資客哪去了?是否仍在關注樓市?
新房市場,外地人觀望?退縮?
“新政對您購房影響大嗎?”5月底,在錢江國際時代開盤時,一片溫州方言的聚集地中,記者結識了幾位得到開放商“內定”資格的溫州購房者。其中一位陳先生是首次來杭州買房。 “不是很大,”陳先生說,“首付五成或者是全額付款,影響都不會很大,因為資金已經在之前的房地產黃金期賺得,現在只不過是少買幾套的問題。”
而事實上,在新政實施后,像陳先生這么“灑脫”的外地人已經很少見了。至少從5月份人居展的情況看,外地投資客幾乎“消失”。
下沙沿江板塊某大盤的銷售人員透露,新政出臺后的一個半月里,他們樓盤的外地人購房總計只有10套左右。作為應對,已經有下沙樓盤對購房受限的外地人提供分期付款方式。
金沙湖板塊樓盤的銷售人員直言,外地人已經相當“罕見”,這一個多月在他們樓盤買房的外地人,其實也不是新政中所限制的人群,而是外地留杭工作的“新杭州人”,他們是剛需而非投資客。
“判斷這些客戶很容易。新杭州人雖然是外地人,但都是自住需求,看房的過程比較長,即使很喜歡這個樓盤,也會前后來好幾次,不像投資客那么爽快。”
更有一名九堡某樓盤的銷售員直言,整個九堡板塊,“外地人基本已經沒有了。”但銷售人員說。
一位在銷售處咨詢的外地購房者告訴記者,他早就預約了房源,開盤時卻買不了。“假如能趕在新政出臺前開盤,那我肯定出手。”
二手房,曾經的投資客還在扛著嗎?
“海天城一套102平米的房源,是28樓江景房,掛牌價105萬,而且價格可以再談。是溫州人掛出來的。”一家中介公司的代理告訴住在杭州網二手房記者,這套房源,市場的掛牌價在118萬左右。雖然談不上拋售,但這個價格已經相當便宜了。
據中介人員透露,拋售現象在新政之后的確存在,但是主要是一部分短期投機的人士,或者資金鏈斷開的。“杭州出現拋售的人群中幾乎全是外地人。本地人對杭州房價長遠的前景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一個在杭州曾有投資房產的客戶告訴記者,扛不住的原因,無非就是對未來房價看不準,害怕周轉時間拉長,不敢盲目冒險。
外地人轉向商業地產?
錢江國際時代是近期的明星樓盤。512套精裝修酒店式公寓,開盤當天被預定250套,三天內預定368套,預定率達到71%,立馬“出挑”成為杭州商住項目預訂量的爆發點。
作為錢江新城核心區的項目,錢江國際時代的低總價吸引力很大。但這樣驚人的預定量除了總價的支撐,更多得益于項目沒有收到新政中銀行貸款的限制,因為這不是住宅項目。通俗地說,外地人買這個房子,可以貸款。
據銷售人員透露,錢江國際時代的購房者中,有六七成來自溫臺和麗水,本地人只占兩成。“本來就是屬于溫州開發商,宣傳力度偏向溫州。”
再看杭州5月的成交排行榜,排名前十的12個樓盤中,有5個是商業項目。泰地北上、現代之星、領駿世界、天億大廈、中華航空大廈,這其中有寫字樓、有商鋪、有精裝修酒店式公寓。
投資住宅市場的資金能否真正持續流入商業地產市場,目前尚未有定論,“商業地產熱了”也許只是在住宅行情冷淡襯托下的錯誤表象,但對于想投資房產又受限的外地人而言,商業地產的確是當前的唯一選擇。
“二套房”落地 炒房客逐漸活躍?
“最近我們小區外邊的中介又熱鬧起來了。每天小區大門口好多人是要進來看房的。”九堡某樓盤的一位業主在住在杭州網論壇爆料,二套房新政一出,炒房客有回歸的勢頭。
在新“國十條”發布一個半月之后,6月4日,住建部網站上終于掛出了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制定的“二套房認定”新標準。本網首席評論員丁建剛分析,異地購房貸款禁令取消,按二套房政策執行,這是對外地人購房的一次松動。
一個外地朋友說,這次聽到消息,再加上中介群發短信通知外地人,所以都急忙來打探。
6月5日,住在杭州網記者走訪了位于九堡沿江板塊某樓盤售樓部。在現場記者遇到了一批杭城樓市久違的身影——抄著滿口外地口音的異地投資客。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批組團過來的麗水客戶,大概有二十多組。
雖然異地購房限制放松,但目前銀行貸款細則未落實。所以下沙某樓盤的銷售人員說,目前仍是探虛實的多,下決心的少。來源: 住在杭州網 作者: 羅蘭 朱碧璐 王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