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房、二手房成交的寒冷氣息迅速傳至土地市場。
此前因“拍價過高”流拍的房山竇店地塊,昨天險些因“不足底價”再次流標,該地塊最終以1.6億元成交,樓面價在50余天里降了1000元/平方米。
昨天與房山竇店地塊同時入市的還有房山區房山線長陽站8號地東側地塊。據悉,兩宗地均采用綜合評標方式,分高者得。
4月26日,北京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變革后,房山竇店地塊當時的現場競價最終報價為2.04億元,折合樓面價4718元/平方米,超過該地塊的最高限價,因此慘遭流拍。
僅僅過去50余天,該地塊卻遭遇截然不同的境遇。昨天,竇店地塊現場公布招標底價為1.56億元。參與投標的4家開發商有3家報出的價格低于底價,只有北京房地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投標價款高于底價,為1.6億元,從而使該地塊免遭再次流標的命運。按開發商最高報價計算,該地塊目前折合樓面價3700元/平方米,較上次流拍價整整低了1000元/平方米。
此外,房山線長陽站8號地東側地塊延續了此前各國企大鱷爭奪該區域土地的勢頭。首開、中鐵置業、北京住總、上海綠地集團和中國水電建設集團等5家開發商參與競爭,該地塊建筑規模16.67萬平方米,招標底價為9.94億元,樓面價5962元/平方米。
“竇店地塊本次成交價格遠低于上次,可見宏觀調控已經嚴重影響了開發商對土地及后市的預期。”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在最近土地供應比較多的房山、昌平等區域房價已經出現明顯回落,預計低價地的大量供應將在7月以后開始對開發商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調控效果正在逐漸深入。(記者 邢飛 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