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方位科技成果轉化的大平臺,第八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6·18)日前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綠色、節能、低碳理念得到全社會的積極響應情況下,低碳建筑熱潮再度升溫,以較少的碳消耗換取高質量的生活為標志的“碳生活”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期望。
許多房企紛紛借機打出“低碳牌”,將低碳概念引入項目中,并倡導低碳生活模式。太陽能系統、空氣源熱泵供熱系統、LOW-E中空玻璃幕墻、景觀生物鏈……一系列高科技、低耗能的“低碳”技術以及理念都在項目展示中得以體現。
低碳地產
走進市民時代生活
太陽能庭院燈、LOW-E中空玻璃、同層排水、內墻玻化微珠、納米涂料、隔熱斷橋鋁合金門窗……在6·18現場,來自全省各地的開發商紛紛亮相,并借機打出“低碳牌”,利用各種新奇的節能建筑,昭示著低碳建筑的未來。而有關“低碳人居”的描述,比如,“照明采自屋頂自然光”、“熱量從地下‘挖’出來”、“落葉喬木與常青樹木科學搭配”……似乎讓人覺得“低碳”生活離我們不再遙不可及。
其實,在福州,當“低碳”成為房地產熱議話題之前,不少品牌開發商已開始了對于“低碳”探索和追求,并關注產品附加值的投入。泰禾的精裝修房,家天下·三木城C1、C2組團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示范工程,三盛的“綠色低碳行動”……而對于購房者來說,買房瞄準“低碳”似乎也正成為一個新趨勢。
低碳住宅
真低碳還是概念炒作?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人們對低碳住宅的關注,更多集中在地源熱泵、恒溫恒濕系統、太陽能屋頂等新技術、新設備上。通過硬件的投入使用,既可以簡單測算出減少碳排放的數量,又可以作為房屋銷售時看得見、摸得著的“賣點”,因此受到不少開發商的青睞。于是,“低碳地產”、“生態住宅”等概念也開始借此流行。“在福州,有不少其實并不起眼的樓盤,看著大家都在推概念,也跟著學,一會叫生態樓盤,一會叫宜居樓盤,一會又變成了低碳樓盤,反正什么流行就叫什么名!”不少消費者認為,現在自己看過的一些“低碳”樓盤,雖然都有一定的節能或排放方面的環保元素,但是都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或組織的低碳認證,只不過是開發商在炒作概念。
低碳人居
福州樓市下一個高地
“低碳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低碳建筑不是在已經建成的建筑里面增加一些功能就說它是一個低碳的建筑,這可能是消費者的一個誤區。”世歐地產營銷總監蘇小斌認為,目前在談低碳建筑的時候更多的是基于一種概念,更多的在住宅產業里頭,做某些局部的改善和跟進,低碳之路還比較漫長,應該說很多地產企業目前也開始在逐步嘗試和推進低碳建筑的執行。
“過去有關綠色地產的投資開發主要靠市場推動,市場好,房子不愁賣的時候,多數開發企業并不太關注產品附加值的投入。但是與過去不同的是,在低碳已經成為發展方向時,福州低碳生態人居建設將是福州樓市下一個高地。”融僑地產有關人士認為,隨著福州“海西省會城市”定位的落實,建設更多更科學且符合城市發展的低碳人居小區,對居住在這里的居民而言,將是不可或缺的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方向。
□記者評論
“低碳建筑”是實踐而非只是概念
如果說,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讓人們對低碳建筑有了全新的認識,那么第八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6·18)的盛大開幕,則大大促進了建筑行業領域中對“綠色低碳”的有益探索。
那么,什么才是低碳住宅?
在建筑領域,對低碳建筑有比較清晰的定義: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最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簡單來說,就是在建造房子的各個環節,都使用環保材料。大到社區中鋪設的園林小品,小到墻面油漆、固定門鎖的螺絲釘,全部選用生態、可再生材料。
福州,作為海西省會城市,自“海峽西岸經濟區”獲批之后,便將建設打造“濱江濱海宜居城市”提上日程。6·18的“低碳”理念廣泛推廣,使得福州各地產開發商不落人后,將低碳建筑項目與福州生態資源相結合,掀起了一場樓市“低碳大戰”。
無論是世歐、三盛等LOW-E中空玻璃幕墻、太陽能系統、節能電梯等運用,還是融僑、泰禾等地產企業對于生態小區環境的營造,一系列高科技、低耗能的“低碳”技術和材料在項目開發中被廣泛運用,有關 “低碳”、“生態”的理念也得以更好探索。
“低碳對建筑界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話題,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比較新的話題,消費者最大的顧慮是低碳建筑成本將隨之增高。但從長遠來看,低碳必將是整個未來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趨勢。”世歐地產營銷總監蘇小斌認為,對于個人而言,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描繪了各自的“碳足跡”,當低碳環保、綠色生態成為大勢所趨、潮流所向,打造綠色低碳建筑,與其說是一個概念,更應說是一種時尚樂活的生活方式,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革與實踐。
“目前在談低碳建筑的時候更多的是基于一種概念,更多的在住宅產業里頭,做某些局部的改善和跟進,在福州乃至全國,低碳之路還比較漫長。”蘇小斌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業界的普遍看法。
慶幸的是,6·18現場,省市領導出席了,代表了政府的重視;專家學者與會探討,代表了業界的呼喚;以融僑、三盛為代表的近10余家實力地產企業傾情參與,代表了建設者的決心。有了支持,有了呼吁,有了身體力行,當低碳已經成為發展方向,福州低碳生態人居建設必然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下一個“戰略高地”。本報記者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