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張手機照片引發網帖紛飛:杭州濱江驚現“樓倒倒”?記者實地探看,兩幢國內少見的“退臺式”建筑,好好地站在那里 本報記者 李陽陽 徐建國 人們常說有圖有真相,但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有圖未必有真相,而且有時候甚至是假相。 昨天中午11點25分,杭州一論壇上,有網友將自己拍攝到的一張照片上傳,并取題為《冒死揭發“關于杭州一整幢居民樓的倒掉”》。
網友上傳的照片
記者林云龍實地拍攝的照片
網友用手機拍攝的照片上顯示,在一群成排的居民樓里,一幢大約五六層的樓房呈45度傾倒。從照片上看,甚至連樓盤的地基都躍然紙上。大家很快聯想到2009年上海的“樓倒倒”事件。
“樓倒倒”再現?網絡轉帖紛飛
除了圖片,發帖者還配上了一段文字,“前兩天去濱江見客戶,在26樓推開窗戶,竟然發現旁邊一個小區的一整幢樓倒掉了,一身汗呀,這些黑心的開發商造出這種工程讓我們老百姓住,非貼上來給他曝光一下。由于是手機拍的,離的又遠不太清晰,請見諒,倒樓的地點就在江南大道與江漢路那里。”
倒樓?杭州濱江?……一時間,論壇沸騰了,不少網友紛紛跟帖關注,“有人住嗎?”、“誰開發的?”、“這樓怎么是從地基那一刀切的,不會又是那個樓倒倒的二次出現吧?”而與此同時,全國各大論壇紛紛轉帖,陜西華商論壇、天涯社區等都將該貼標在顯著位置。
然而,大家在感到驚嘆和憤怒的同時,不由心存疑慮。因為除了這條帖子,再沒有更多的信息,但清清楚楚的照片又讓人不敢輕易否定。
帶著同樣的疑問,帖子出現1小時后,記者聯系上了發帖人網友“wangran”。他再次確定,是自己親眼看到,然后用手機拍攝的,“我在地圖上查了一下位置,應該是中興花園。”
“出事”現場,平靜異常
昨天下午1點多,在基本確認位置后,記者立馬奔向現場,一路上猜測兩種可能:一是,如果這是一個投入使用的樓房,現在肯定亂成一鍋粥了;二是,如果還是在建設中,那現場肯定已經封鎖了,能否靠近還是個問題。
一路奔馳到了中興花園。然而,眼前的情況讓記者很意外。和許多小區一樣,兩個保安悠閑地站在崗亭里,不時的有人進進出出,很寧靜……
難道走錯了?拿出網友“wangran”提供的照片,在現場反復辨認,最終確定,照片上的“樓倒倒”就是小區32、33幢7層的居民樓,但兩幢樓完完整整地樹在那里,并沒有所謂的倒塌。
照片拍下來的,其實是視覺上的一個誤差。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錯覺還要從這兩幢樓房的外形說起。和其他樓房不一樣,它們比較特別,兩幢樓房的外形不是一個長方體,而是一個梯形體,朝南的一面就是梯形的斜邊,坡度約在45度左右,而造成錯覺的也就是這個斜邊。“wangran”在遠處高層上下看,斜邊給人照成的感覺就是整幢樓傾斜了45度,像倒掉一樣。
傾斜住宅樓真名叫“退臺式”建筑
2003年交付的中興花園,共有69幢住宅樓,2518戶住戶。除了32、33幢兩幢建筑“傾斜”外,其余都是常規建筑。為什么這兩幢建筑如此獨特呢,市民有沒有覺得特別新奇呢?小區居民林小姐說,剛到這里的時候確實覺得挺新鮮的,現在看久了也不覺得稀奇了。中興社區莫主任也說,在這里當主任兩年了,好像也沒聽誰“特別提起這兩幢樓”。
好在小區的開發商——杭州濱江區城市建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為我們揭開了疑問。公司副總方先生解釋說,傾斜建筑的真名應該叫“退臺式”建筑,是建筑風格的一種。
“這種建筑的特點是,底層面積最大,隨著樓層的增加,面積逐漸減小。對于開發商來說,這種建筑是很不合算的。在國內,使用這種風格的建筑并不多。”
他同時表示,“退臺式”建筑面積逐漸減少的特點,能給小區帶來空間開闊的感覺,考慮到32、33幢靠近小區大門,所以設計方給出了“退臺式”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