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樓市調控的效果慢慢凸顯,繼5月份的首次成交量下降后,6月北京商品房成交量環比再降兩成,加上9個純新盤的集中放量,使得上月商品房市場的供需比達到2.2比1,創下了年內的新高。
6月供需比創下2.2比1
據亞豪機構統計顯示,6月北京共有21個項目開盤銷售,比上月減少了3個項目,其中首次開盤的純新盤共有9個,是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后純新盤供應量最多的一個月。根據統計,6月北京累計新增供應8061套、共68.8萬平方米商品住宅,環比5月分別增加了53.1%、17.3%,其中中小戶型供應量明顯增加,整體開盤均價也達到每平方米23343元。新增的供應顯著提高進一步拉大了供需比,以套數計,6月供需比達到了2.2比1,再創年內新高。
商品房成交再降兩成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統計顯示,6月份,北京累計成交期房商品住宅4241套,成交面積為41.5萬平方米,除去保障性住房,實際成交的期房商品住房為2898套,成交面積為31.9萬平方米。同期成交的現房商品住宅套數為720套,成交面積為11.3萬平方米。環比5月,期房商品住宅成交套數下降了24.9%,成交面積下降了20.4%,實際成交的商品住房成交套數環比下降14.9%,成交面積下降了11.4%。而同比去年6月,樓市成交下降速度更加迅猛,其中實際成交的期房商品住房成交套數僅相當于去年同期的1/4。至于商品住宅的戶型機構,50至9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成為主力,占到了總成交的四成左右。
雖然成交跌幅迅猛,但房價并未出現大面積下降,買賣雙方進入深度博弈階段。專家分析,打破樓市僵局需要具備兩個條件,要么開發商降價達到購房人心理價位,要么調控政策出現松動,不再通過行政手段抑制購房需求。但從目前情況看,短期內兩個條件均不成熟,開發商的資金尚未緊張到影響企業運營安全的程度,不會盲目降價,而調控政策也要保持延續性和穩定性,不會輕易轉向,因此樓市成交的冷清局勢還將持續。
7月33個項目開盤
雖然6月樓市的成績單并不令開發商滿意,可恐于對后市進一步下行的擔心,不少房企還是決定在7月加速入市。根據搜房網的初步統計,北京有33個項目計劃在本月開盤入市,其中預計有10個純新盤,數量和6月基本持平,而且不乏萬科長陽半島、富力十號等知名企業的身影。只是在具體開盤時間上,多數項目暫未確定。(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