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洗燙染用品、自制洗發水,這些產品顧客用后會有什么危害呢?省人民醫院、武警醫院、市紅會醫院的皮膚科專家一致認為,水楊酸、漂白水這些化學藥劑本身具有刺激性,若濃度控制不恰當,任何人接觸了,皮膚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刺痛、癢等感覺,最壞情況會損害肝臟。
據醫院統計,近年來因使用劣質燙染用品而患皮膚病的患者大幅增加,每周都會有此類病患就診。而記者從市工商局12315中心獲悉,自8月起截至昨日,共收到美容美發方面的消費投訴140宗,其中因使用假冒偽劣產品而致病的投訴比較多。
劣質發水之災
輕者皮炎重損肝臟
用含漂白水、水楊酸、十二烷基醚硫酸鈉等成分的原料自制洗發水,對人體有些什么危害?記者就此咨詢了省人民醫院、市紅會醫院、廣醫三院、武警醫院等醫院的皮膚科專家,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這些帶刺激性的化學物質濃度一定要控制好,不然會導致人體皮膚出現損傷。”
綜合專家們的接診經驗,臨床上洗發、染發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屬染發皮炎最常見,其中一種是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多表現為皮膚紅腫、丘疹甚至滲液等急性癥狀。“最嚴重的頭皮滲水患者,皮炎癥狀還‘連累’臉部又紅又腫,雙眼腫得睜不開。”省人民醫院皮膚科王群主任說。
專家介紹,雖然治療頭皮炎癥不算困難,但至少持續接近半個月時間治療才能完全清除頭皮的“毒素”。“經皮膚吸收后進入肝臟代謝,用得多了,最壞的情況是有害物質積聚損肝。”王群說。
在部分醫院的皮膚科,每逢節慶假期之前,醫院皮膚科接診的染燙發患者都會明顯增多。“一周有五六例患者前來求助,要止癢。我們科室還接觸過發廊的工作人員,他們常接觸染發洗發產品,手部皮膚慢慢形成發癢、出疹子等癥狀。”中華醫學會廣東皮膚科學會副主委、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其林說。
立即行動
本報揭黑后市藥監局迅速出擊
嘉禾一出租屋
查出制假窩點
本報關于發廊行業黑幕的報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昨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出動稽查分局、白云區局兩級執法人員近20名,對生產制造假冒名牌化妝品的窩點進行了打擊。
突擊檢查中,在白云區嘉禾街一出租屋發現:有8名工人正在生產歐萊雅、威娜等9個品種的化妝品,涉案人員無法提供《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涉嫌無證生產假冒化妝品。經現場清點,涉嫌假冒知名化妝品共計6500多盒,半成品一批。執法人員依法對上述物品和涉案的包裝機等一批生產工具進行了先行登記保存并立案。
受害者案例
余女士與朱女士
幾百元做發后發干枯
今年9月5日,市民余女士與朱女士結伴前往體育東路達芬尼斯發廊做頭發,分別選定了536元及450元的兩款發型。但最后做出的發型效果,同此前與發型師溝通的結果大相徑庭,并且頭發出現干枯的現象。兩名消費者表示強烈不滿,隨即要求退款。但該發廊當場拒絕。余女士與朱女士隨后進行投訴。
后經過工商部門調解,因余女士與朱女士表示暫時無時間前往調解,表示有時間后將再次申請投訴。
市民盧小姐
拉直頭發后出現脫落
今年8月30日晚,家住白云區的盧小姐到某發廊做頭發,告知美發師自己僅想把齊肩的頭發拉直。美發師將多種藥水混合后,涂抹在她的發上。一會兒后,她感覺頭部發癢并有灼熱感,“甚至有頭發開始掉了下來”。但對方卻表示屬于正常現象,沒有問題。回家后,盧小姐頭發脫落的情況越發嚴重。
據專業美發師介紹,她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美發師傅在調配藥水時存在技術失誤。
外企白領
燙染后過敏頭皮滲水
年輕靚麗的裘小姐(化名)在某外企工作,因要與一外國客戶洽談商務,便去一家看起來高檔的發廊燙頭、染發。誰知,發型剛做好不久,她的頭皮、臉上就又腫又癢,沒過幾天還出現頭皮滲水。為此她不得不找借口讓同事替她會見客戶。后經醫生診斷,她是因洗發燙發產品中含有激發過敏的物質,導致出現這種癥狀。
從業19年發型師自爆———
發廊老板多黑心
都把顧客當羊宰
“黑心老板為了賺錢,根本不會考慮顧客的身體是否會受到損害。他們都把顧客當成是屠宰的羔羊。因為顧客根本不知道用在他們頭上的是什么東西。而一些用來給顧客洗頭的毛巾,發廊老板或員工甚至曾用來擦皮鞋或桌子。”
自稱從業19年,在全國十多個省市做過發型師或開過發廊的阿偉,昨日向本報記者訴說了他所經歷的“更黑更暴利”的行業黑幕———
洗發水不僅用漂白水自制,有的直接用洗衣粉加香精、染料調制。
當顧客躺著洗發,因油性皮膚頭皮出油難洗時,則直接用洗碗的洗滌劑洗。
發型師只要說一聲“店里的染燙品不太好”,就被老板炒掉。
對于以上現象,阿偉說,這在發廊行業比比皆是,發廊老板明知會傷害顧客身體,也會毫無顧忌地使用極端劣質的產品,甚至直接將一些含有大量工業金屬的物質用在洗發或燙染上。
“消費者都有一個誤區,以為用了護發素會保護頭發,其實很多的護發素不僅不保護頭發,而是誘使頭發枯燥、分岔甚至斷裂的重要原因!”阿偉告訴記者,大部分的護發素中都含有弱酸性物質,經常使用會使頭發越來越干燥,使用多了更導致斷裂。而這些,發廊的人卻不會告訴消費者,因為只有用護發素才能更好地設計發型。”阿偉說。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部分相關規定:
第十一條:特殊用途化妝品投放市場前必須進行產品衛生安全性評價。產品衛生安全性評價單位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實施認證。
第十二條:特殊用途化妝品的人體試用或斑貼試驗,應當在產品通過初審后,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單位進行。
第十七條:企業在其聯營廠生產已獲批準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應報聯營廠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備案,產品批準文號不變。
第五十六條 《條例》第十條中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含義是:
育發化妝品 有助于毛發生長、減少脫發和斷發的化妝品。
染發化妝品 具有改變頭發顏色作用的化妝品。
燙發化妝品 具有改變頭發彎曲度,并維持相對穩定的化妝品。
脫毛化妝品 具有減少、消除體毛作用的化妝品。
美乳化妝品 有助于乳房健美的化妝品。
健美化妝品 有助于使體形健美的化妝品。
除臭化妝品 用于消除腋臭的化妝品。
雀斑化妝品 用于減輕皮膚表皮色素沉著的化妝品。
防曬化妝品 具有吸收紫外線作用、減輕因日曬引起皮膚損傷功能的化妝品。
行業聲音
廣州市美發美容行業商會秘書長何旭:
正醞釀出臺美發行業新規范
本報兩日來關于發廊行業黑幕的報道,引起了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美發美容行業商會秘書長何旭的關注,昨日他對記者表示:“這個報道非常好!美容美發行業的發展需要媒體的關注和支持!”
“準入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低,是目前廣州美容美發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也是國內美容美發行業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導致出現這些(指用漂白水自制洗發水)黑幕的主要原因。”何旭說,目前開發型店的審批非常容易通過,而相應的培訓和監管卻是一片空白。
對于美容美發店的一些違規現象,何旭認為單單靠行業協會來管理是不夠的,需要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她認為,首先,經營者必須自律,誠信是商業經營必須具備的起碼的道德底線,而從業人員也應當通過培訓等一系列方式,提高他們的素質;其次,政府對行業的管理必須加大力度,提高準入門檻,制定好行業的規范和標準。“現在的行業標準和規范已經很滯后,迫切需要新的規范標準!”她表示,目前協會及各主管部門正在醞釀出臺新的美容美發行業規范標準。“目前仍在醞釀之中,預計亞運會之前,我們會聯合各個部門一起對全行業進行必要的整頓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