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讀者王小姐致電信息時報稱,市面上尤其是網絡里有許多宣稱是有機的化妝品,價格比一般化妝品要貴幾倍,“有機化妝品和一般化妝品有什么區別?商家提供的各種認證是否符合消費者購買的標準?”對此熱門話題,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專家。
沾上“有機”身價倍漲
作為經常購買化妝品的年輕白領王小姐,她發現最近有機化妝品非常流行,但高昂的價格及眾說紛紜的推薦使她對此產生質疑。“與有機沾邊的化妝品比一般化妝品都貴,比如一支潤手霜也就幾十元,而標著有機的就要將近400元。”除了質疑價格外,王小姐還稱商家對“有機”都各有說法,“有的說有機產品天然、無添加,即使敏感肌膚也能用;有的說,有機就是從生產開始不添加化學品;有的還會拿出一些認證證書,但認證機構卻是五花八門。”
記者調查后發現,目前市面上宣稱的有機化妝品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具有有機認證證書的;另一種則沒有卻在其宣傳資料上暗示其是有機產品,比如稱“ 原料來自純正天然的有機種植植物”等。而這些產品都以“有機”或“天然”的名義,其定價卻比一般大眾化妝品品牌貴一到兩倍或以上。
而同是有著認證證書的有機化妝品品牌,其定價也相差甚大。一款稱是澳洲有機化妝品的精油平均價格約為300元,而另一個同樣是有有機認證的品牌精油其價格就只需120元。記者發現,他們所拿的有機認證的證書是不一樣的。
從事進口化妝品銷售的業內人士陳小姐告訴記者,有機化妝品在美國、法國、英國等非常流行,這些產品的價格確實比市面上的價格要高。而在這股“有機風”之下,國內一些企業也紛紛打出“有機”、“綠色”、“天然”等口號來宣傳自己的化妝品。“一些企業為了跟風,即便是產品中只含有0.001%的植物提取物,也敢宣稱自己的產品是‘天然植物精華’、‘天然萃取物’、‘有機’等。”
國內暫無有機護膚標準
有機化妝品到底多“有機”?這讓不少消費者感到困惑,面對五花八門的有機化妝品,國家是否有相關的標準?業內熟悉國家化妝品標準的資深專家杜達安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并沒有有機化妝品的相關標準,并且對有機化妝品的定位也沒有明確規定。
據悉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5年曾發布過“有機產品”的標準,該標準要求,只有“有機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并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加工產品,方可在產品名稱前標識‘有機’字樣”,同時經我國認證的有機產品,應加貼“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識。而不少在宣傳資料上說自己是“有機化妝品”的產品普遍沒有該種標識,而部分有機化妝品則附有國外認證證書,但大多是純外文。
陳小姐指出,目前國際對于有機化妝品的認證標準也并未統一,主流的幾個認證機構包括澳洲ACO有機認證、ECO、BIO、德國BDIH認證及澳洲NASAA認證,“但這些認證在標準上都存在不一樣之處,比如ECO規定有機化妝品的完成品中必須含有5%以上驗證為有機的內容物,而BIO則要求有 10%以上。”
國外的認證證書是否具有權威性?杜達安則表示“說不清”。“因國外認證的管理模式不一樣。”
專家強調有機不等于無害
那么,在專家眼中,有機化妝品是否就是最安全的?
陳小姐稱,優質的有機化妝品,其配方和工藝都非常復雜,因為其添加的防腐劑、香精等化學成分幾乎為零,因此對皮膚刺激性很少,正也因此而價格比較高。她還特別提出,“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把天然化妝品等同于有機化妝品,事實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機化妝品從花草的種植、原料的提煉到護膚品的制造過程都有一系列嚴格的認證標準。但目前很多品牌以天然成分來標榜自己是有機,這就有夸大宣傳之嫌。”
杜達安指出,“有機不等于無害,天然也不等于安全,這是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必須謹記的一點。”對于市面上一些宣稱不加防腐劑、香精香料卻叫價很高的化妝品,他則指出,“目前不添加防腐劑、香精香料的技術已經具備,而且一些化妝品原料本身就有抗菌的作用。”他建議消費者不要過于迷信所謂的天然或有機化妝品,“化妝品標準最根本的就是安全,個人認為任何宣傳都應該有相關的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