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英文為low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排放。自哥本哈根氣象大會之后,“低碳”這個新名詞逐漸成為熱點,不少產品都在貼合“環!、“低碳”特色,家電產品也不例外。這些所謂“低碳家電”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
“低碳家電”概念混淆
究竟什么樣的才是低碳家電?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部分產品因節能、綠色、環保、健康,都間接成為“低碳”的代名詞。然而,對于低碳的具體含義,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都含糊不清。
事實上,業內專家表示,制造行業內并沒有低碳家電這個概念,嚴格意義上說,它是一個社會概念。
準確地說,家電產業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標準的要求。如歐洲的RoHS、WEEE、EuP等指令,此外,日本、韓國和美國等主要家電市場也出臺了環保綠色標準,這些都對中國家電制造業提出更高要求,國內廠商必須努力研發新的節能環保技術,不斷推出更節能、更環保的產品。
環保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大概念,只要對環境有益的都可以稱為“環!,比如對人體無毒無害、不污染空氣和水源、不破壞臭氧層、不釋放溫室氣體、不影響生物多樣性發展等。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劇,人類社會給環境造成的影響和負擔越來越重,為了緩解和降低這種負面影響,就必須提倡“環保”。
“環!庇泻芏鄬崿F的途徑,比如節能,節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再比如保護動物、植物和水源,保持生態平衡;還有保護大氣層,如禁止使用釋放破壞臭氧層氣體的物質、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等。
而“低碳”是在近兩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進入人們視野后,逐漸“時髦”起來的一個概念,它主要是指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其實,也是一種環保的行為。
早在“低碳”概念興起之前,為了實現保護環境的目標,制造業就在倡導生產“環境友好型產品”。具體到家電業,為了對環境更加友好,各國針對家電產品的各方面性能出臺了各類標準和規范,限制家電產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中國也一直積極履行各類國際公約、遵守其他國際產品標準和規范本國環保標準體系。
要做到家電產品的“環境友好”,需要從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因為實現“環境友好”并不能以犧牲產品的功能為代價,所以必須從源頭設計時就選擇無毒害可回收的材料、設置方便拆解的結構和部件,同時又要保證產品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至于這些工作是否要增加制造成本,必須系統和全面地來衡量。
強制標準實現低碳
在中國,節約電能是很重要的一種“低碳”途徑。因為國內大部分的電力供應都是火力發電,這種發電方式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從這一點上出發,如果我們采用風力、水力、太陽能和核電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發電,就是一種“低碳”;如果我們使用的產品(包括家電)能夠較少地消耗電能,當然也是一種“低碳”。所以,現在很多節能家電都被稱作是“低碳”的,比如空調方面要求節電,而洗衣機就要求節水,冰箱則意味著無氟環保。
的確,當前在眾多家電產品中,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屬于典型的能耗大戶,涉及到對水電、鋼鐵、銅、塑料等資源的大量消耗。不過,近年來,冰箱、洗衣機、空調的節能化改造已經全面加速。
從中國的冰箱發展歷程來看,我國很早就認清了環保替代和改造工作的大趨勢不可逆轉,并且在1995年制定了CFC物質淘汰管理戰略,推動并實現了中國冰箱制造水平的革命性提升,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冰箱業重要生產國,而且在多年的CFC替代過程中,為CO2的減排做出重要貢獻。2004年,冰箱又作為第一批實施能效標識的大家電產品,對節約耗電量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空調、洗衣機等白電產品也相繼實施能效標識制度。2010年,新修訂的空調能效標準又將提高節能的技術門檻。而洗衣機自2009年開始實施的6A洗衣機標準,從洗凈比、洗凈均勻度、耗電量、無故障運行時間等6個方面對洗衣機做出嚴格規定,為洗衣機產品節能的綜合指標提出更高要求。
正確使用也“低碳”
據業內人士介紹,正確使用能效高的家電,一個月下來可以節約不少電費。像電視機這類大家電,不少消費者習慣讓其24小時處于“待機”狀態,而這種狀態也會耗費一定電量。因為電線插板如果通電仍在耗電,雖然這些電量并不多,但將家里各種家電加起來,卻能節省一定能源。正確方法是,在不使用家電時,不僅應該只關掉電源,同時應該拔掉插頭。
此外,如電冰箱這類不能斷電的家電,應盡量不要儲存過滿的食物,這樣會加大其工作負荷,食品之間、食品與箱壁之間也應該要有一定空隙,開門次數也要盡量少。而像電視機這類“耗電大戶”,一個節電的方法就是控制電視屏幕的亮度,因為電視最暗時的功率和最亮時的功率相差很大。對于另一個“耗電大戶”空調,專家表示,空調用過幾年后,最要注意的就是清潔,如果里面灰塵和污垢太多,會影響到機器的正常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從而直接導致耗電量提高。因此,只要平時正確使用家電,多學一些“省電小竅門”,就算不是“節能”家電,也可以很“低碳”。
□ 路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