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陌上花電腦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應筱雯淘金世界杯的經驗豐富,她從2002年韓國世界杯就開始出口世界杯主題的圍巾,這次南非世界杯她已經賣出近60萬條圍巾。
她還記得:2002年中國隊主題的圍巾非常暢銷,她的工廠也一度停工集體看球,為中國隊加油。2006年最為暢銷的是東道主德國隊主題的圍巾,但今年東道主南非隊的圍巾卻并不是那么火爆。
義烏小商品城集團的宣傳負責人黃薇告訴本報,小商品城的6萬多商戶中,就有不少人直接或間接地從南非世界杯中獲益。
還有更多的中國商人,正期望抓住南非世界杯的淘金機會,將“中國制造”打入以南非為代表的非洲新興市場。
沈陽唯實數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煒最近就通過環球資源商務平臺收到了一筆來自南非的訂單。一家涉及南非世界杯安保工作的企業預定了他的安保產品樣品。
張建煒相信,物廉價美的“中國制造”在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現,也將幫助中國企業在未來贏得南非市場。
“中國制造”入非新路
環球資源展覽部總裁黃譚偉相信世界杯經濟效應遠未結束,他目前正在迪拜主辦“環球資源采購交易會”。他在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今年12月他還將走進約翰內斯堡辦展,幫助中國供應商把產品打入龐大的非洲市場。環球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外貿交易信息提供商之一。
在他看來,南非世界杯商機正是中國企業開拓非洲新興市場的良好契機。在淘金世界杯方面,黃譚偉有自己的生意經,他把世界杯經濟效應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
前期是指世界杯開賽前四五年,主辦國正處于場館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對鋼鐵、建材、五金等產品需求量很高,黃譚偉認為中國產品在這些領域都很有競爭力。
中期是指世界杯開賽前一年,主辦國開始對世界杯特許商品進行招標,這能為價廉物美的中國小商品帶來巨大商機。
后期則是指世界杯結束之后,足球熱潮還將會在當地持續一段時間,而此時當地采購商已經嘗到中國制造價廉物美的甜頭,中國企業此時趁熱打鐵開拓市場將事半功倍。黃譚偉說:這也是他選擇在今年12月到約翰內斯堡辦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歐美市場下滑之后,很多中國商人在考慮淘金南非世界杯,開拓非洲市場,但卻苦于沒有門路。
張建煒說:我們以前主要通過一些貿易公司出口,這個中間環節不但攤薄了利潤,更嚴重的是我們不能直接與客戶接觸,不知道市場需求的變化。
最近兩年,在電子商務(電商頻道)大行其道,Web2.0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的情況下,張建煒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對外銷售渠道,環球資源的信息平臺就是其中之一。
一些非洲商人也注意到了中國商人開拓非洲市場面臨的困難,正打算充當中國制造走進非洲的橋梁,從中賺取一筆“過路費”。喀麥隆人Adam Mahama在北京建立的阿非可塞商務顧問公司就打算這樣做,該公司副董事長丁銳告訴本報:他們現在的思路是促成非洲政府采購訂單,并幫助中國品牌做非洲市場的推廣。
丁銳透露:阿非可塞最近正在幫助福田汽車爭取喀麥隆的卡車和公交訂單。中國家電企業創維也曾想通過阿非可塞拓展東非市場。
在網絡時代新型營銷技術和“非洲向導”的雙重幫助之下,中國企業的入非之路或許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