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稱今春仔豬疫情是“豬通脹”主因
●豬苗難養生豬出欄量少引發供需矛盾
●疫情背后折射出養豬藥物依賴、疫苗缺失
“最近肉價漲得太狠了。”家住佛山的張姨每天都會去市場買菜,但最近肉價的不斷上漲成為了她最揪心的事。
根據物價部門監測的數據,從今年6月份開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在一個月里,生豬出欄價格每500克上漲了近1元,豬肉零售價漲了更多。“豬通脹”讓每個市民都感同身受。
近年來,中國的豬肉價格總是在上演著過山車行情,一下漲到天上,一下子又跌到地上。時下的一波大漲行情,似乎又在印證中國養豬如炒股的現實。如此瘋狂的行情無法成就一個行業的健康成長,也無法保證每一個參與者的收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輪豬價的瘋漲?中國養豬業能否走出這種波動的怪圈?本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肉價漲了一個多月了。”謝女士每天都要到家附近的市場去買菜。一個月前,她就感覺到豬肉價格不停往上漲。“五花肉每斤漲到了14元,精瘦肉每斤22元,排骨每斤23元。”此輪肉價的上漲并不限于一地,而是一輪波及全國的行情。
上漲時間圖
今年6月漲得最快
根據肇慶市物價局監測的數據顯示,6月22日,每500克生豬(良種,下同)出欄均價、豬肉批發均價分別為10.05元、12.10元,同比漲幅分別達61.33%、89.62%。受此影響,當日肇慶城區每500克鮮精瘦肉、肋條肉、排骨的零售均價分別為17.67元、13.33元、22.5元,同比漲幅分別為47.25%、66.63%、50.00%。漲幅大、持續時間長是近幾年來少見的。
肇慶市生豬養殖業規模,排在茂名市之后,位列全省第二。據當地有關部門統計數據,6月底,肇慶市生豬存欄量為263.26萬頭,同比增加2.97%,其中能繁母豬數量為22.15萬頭,占存欄量的9.20%,同比增加2.91%。我們的調查樣本也選在了肇慶。
肇慶市物價局市場價格監管科負責人張訓紅說,這一輪豬肉價格上漲,是從去年6月底、7月初開始的。去年5月份豬肉價格進入谷底,去年7月上旬開始,價格緩慢上升。這種緩慢上漲的趨勢一直持續了數個月,一直到今年5月中旬,漲到了8.4元。
張訓紅說,6月份開始,生豬出欄價格開始跳躍式上升,5月份價格每500克是8.7元,6月初就漲到了9.2元,平均價格是9.15元。6月22日達到最高點10.05元。7月6日,由9.9元回落到9.75元,但7月13日又回升到9.85元。張訓紅說,目前肇慶市物價局對豬肉價格的監測由每周監測改為了每天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