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行程過半,在貨幣緊縮及房地產調控的雙重壓力下,二季度我國GDP增速開始放緩,但上半年GDP仍保持9.6%的較快增長。三駕馬車中,投資仍是主力,但動車追尾事故令高鐵建設減速、保障房建設遭遇資金瓶頸、地方融資平臺風險暴露,下半年投資增速下滑的概率加大。而出口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依然前景黯淡,下半年經濟繼續放緩擔憂情緒升溫。
目前來看,在穩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可能成為政策著力點,預計政府下半年可能出臺提振消費的政策,這樣既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又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也符合十二五規劃中消費居首的結構調整方向。
投資是上半年增長主力軍
2011年上半年,在貨幣緊縮和房地產調控雙重壓力下,中國經濟仍保持9.6%的較快增長,投資拉動5.1個百分點,消費拉動4.6個百分點,凈出口拉動-0.1個百分點。盡管調結構是政府今年工作重點,貨幣緊縮也不利于投資增長,但在地方政府投資熱情持續高漲、房地產投資高位運行的推動下,投資增速不減。去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8%,今年上半年增速為25.6%,高于去年增長速度。受高通脹的抑制,消費增長中樞下移,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8%,低于2010年的18.4%。世界經濟復蘇步伐緩慢影響出口,6月出口增速下滑至17.9%,連續4個月下滑。總體來看,上半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仍是主要力量,結構調整目標未能實現。
經濟減速擔憂情緒升溫
雖然中國經濟上半年仍保持較快增長,但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GDP同比增長9.5%,比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而近期產生的新不利因素更為中國經濟增長增加了新的風險,市場擔憂下半年經濟減速可能更加明顯。
第一,動車事故降低高鐵投資增速。受動車追尾事故的影響,短期內鐵道行業的工作重點將轉向安全和穩定,高鐵建設將減速。2010年,鐵道部公布的“十二五”鐵路發展規劃是3.5萬億,但這一數字在今年劉志軍案后縮減為2.8萬億,預計動車追尾事故后,這一規劃還將進一步縮水。新任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也表示,今年鐵路基礎設施投資將由之前的7000億元降為6000億元。高鐵投資是基建投資中最大的一塊,而基建投資又是固定資產投資中最大的一塊(占比達25%)。高鐵建設縮水必將使固定資產投資下行。
第二,地方融資平臺風險暴露,降溫地方政府投資熱情。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與綜合財力的比率為52.25%,總體看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尚未超出其償債能力,違約風險不大。但是債務風險暴露使得地方政府融資風險溢價上行,融資成本上升。在整體資金緊縮和地方政府財務負擔加重的背景下,其投資熱情大幅降溫,對投資和整體經濟增速將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較大。據了解,目前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緊張,一旦地方政府收縮戰線,基礎設施建設將遭受打擊。
第三,房地產調控政策加碼,使得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前期房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落實及近期政策的超預期收緊,都顯示政府調控的決心。在資金緊張和政策進一步收緊的背景下,保障房建設投資將難以對沖商品房投資的下滑,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新能源投資面臨調整。新興產業之一的新能源行業,在經過幾年的大干快上后,目前也面臨調整。據報道,由國家能源局制定的新風電場投資建設管理辦法即將公布,辦法規定國家能源局將收回原屬省級發改委的5萬千瓦以下陸上風電場項目審批權。而新能源汽車由于事故頻發且市場銷售清淡也將減速,《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至今未出即是佐證。
第五,歐、美債危機導致出口前景黯淡。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危機向意大利蔓延,歐洲經濟復蘇步伐舉步維艱。美債危機雖因美國會兩黨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而暫緩,但問題依然存在。而美國經濟增長乏力,二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僅1.3%,就業數據一直不振,失業率已經連續三個月上升至9.2%,這些均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不確定性,加上人民幣升值不斷,導致我國出口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