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民晚報》報道,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不少企業熱衷于用微博“隱性”營銷,“借助微博用戶的公信力打廣告,成本比其他平臺低多了。”一般來說,粉絲數量超5000的賬戶就具商業價值,超5萬的“網絡紅人”可能還會招來營銷公司主動登門談合作。合作內容主要包括,按指定要求發帖、轉帖、回復或參與投票,完成后通過審核,就能賺取相應報酬。
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微博的經濟潛力,虛假粉絲、粉絲買賣等現象也隨之而來。據了解,在一些在線交易網站,還有專門售賣“僵尸粉絲”的網店,賣家還提供了多種消費選擇。比如,粉絲1000個+轉發400條+評論20條=108元;50條評論20元;100次轉發8元;只購買粉絲8分1個,100個起賣。
沈陽認為,目前各類評估工具對微博的廣告價值略有高估之嫌,因為存在“僵尸粉絲”(即長期沒有動態、同一IP地址申請多個微博號碼的用戶——編者注)、信息欺詐等現象,微博還有“淹沒效應”,關注的人太多,舊的未讀微博很快就被新的所淹沒。此外,用戶對不同博主的信任度和廣告類博文的相關性,也會影響廣告效果。
如今,淘寶網已經開始清理網上買賣粉絲行為,封殺關閉出售“僵尸粉絲”的網店。新浪微博前不久也公開表示,他們每天會通過一套技術手段來甄別、刪除“僵尸粉絲”。新浪微博公關部發言人馬濤濤表示:“惡意注冊是社區的公害,我們每天檢查,迄今為止,累計封殺惡意用戶數量已達20萬個。”
沈陽認為,虛假粉絲也是一種信息詐騙。對“僵尸粉絲”的處理,管理部門可借鑒對虛假廣告、垃圾郵件的管理規則進行管理。網友也應積極舉報虛假粉絲,同時要意識到,通過人格魅力和理性言論獲得真實粉絲才是光榮的。
他指出,粉絲經濟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將來還可以借鑒很多其他的互聯網盈利模式,比如,利用語義搜索的精準營銷,在搜索中進行排名營銷等。在未來,應該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微博粉絲質量進行評估,評估依據不應只是單一的粉絲數量,還要包括博文的質量、粉絲對博文質量的正面評價等標準。
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