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
四季度壓力會緩解
盡管9月C PI是否會出現反彈存在爭論,但是市場普遍認為在第四季度的時候物價上漲壓力將出現較為明顯的緩解。
IM F在26日最新發表的《中國經濟前景———工作人員最新預測》中指出,,國內通貨膨脹已經觸頂回落,下半年將穩步下降,在年底前逐步回到4 .5%的水平。同時,IMF還表示,豬肉漲價向總體通脹的傳導時間和規模仍存在不確定性,這增加了近期預測的難度。然而,如果食品供給不受到進一步沖擊,通貨膨脹應繼續保持下降趨勢,至2012年年底時降至3%。

“雖然CPI同比仍維持在6%左右的高位,但應該看到的是前期對CPI推升作用明顯的豬肉價格漲幅開始回落,物價快速上漲的壓力已經有所減輕,同時考慮到下半年翹尾因素將逐步降低歸零,以及地方政府加強對流通環節管理,通過集市與生產基地對接降低食品供應價格,物價調控正逐步起效。此外,近期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也可減輕我國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因此,我們預計7月份將是年內物價的高點,8月份有所回落,9月份繼續回落,拐點將在第三季度形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不過他同時表示,在勞動力成本長期看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然高位徘徊、政府調控長效機制有待完善、通脹壓力減輕主要來自翹尾因素回落以及國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等因素的影響下,年內物價回落幅度可能有限,11、12月的C PI同比可能仍居4%左右,預計全年CPI同比的平均漲幅在5.2%左右。
李迅雷表示:“7月物價或已達到年內峰值,未來通脹回落趨勢確定。短期內通脹降速慢于預期,9月CPI或仍在6%的高位,10月CPI也還有5.4%;但11月以后通脹將回落至5%以下。”
除了國內因素,輸入型通脹壓力的緩解是市場普遍認為物價上漲壓力將緩解的重要原因。據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發布的報告介紹,上周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調,黃金現貨、L M E銅、L M E鋁和N Y M E X原 油 價 格 分 別 下 跌8 . 5 3 %、13 .78%、5 .64%和9 .1%,其中N Y M EX原油價格和LM E銅價創下近1年來新低。從中長期看,大宗商品繼續出現下跌的概率較大,可持續性較強。大宗商品深幅回調,有利減緩通脹預期。
預測
貨幣政策暫時維持不動
與物價漲勢同步回落的,是國內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將持續放緩。市場普遍認為,盡管國內需求仍然旺盛,但是近來的世界經濟不穩將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持續沖擊。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不會逃過歐盟市場動蕩的影響。”瑞銀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據他介紹,發達經濟體增長將大幅下降 導 致 近 日 瑞 銀 下 調 了 對 中 國 的G D P預測,將2011年的增長率從9.3%下調至9%,2012年從9%下調至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