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三季度GDP恐將小幅回落 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18日將公布的三季度GDP也引發市場廣泛預測,中信證券9月29日發布研報稱,由于政策保持偏緊態勢,企業流動性緊張,加上外圍經濟出現大幅動蕩,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企業補庫存動力明顯降低,故預計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9.2%,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約13.3%。
光大證券也認為三季度GDP將小幅回落,認為其同比增速將降至9.1%。而瑞銀發布中國經濟研究報告顯得更加保守,預計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將小幅放緩至9%。報告指出,出口和房地產建設活動——這兩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已經表現出一定的疲弱信號,預計GDP同比增速將在2011年四季度放緩至8%,并于2012年一季度低于8%。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分析稱,隨著四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速緩慢回落,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較快,工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GDP增速回落較快。
工銀瑞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陳超也表示,中國經濟仍處于去庫存階段,經濟環比增速企穩,同比繼續下行,宏觀經濟從"類滯脹"走向"小衰退"。
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則認為,由于持續的緊縮政策和流動性控制,經濟增速將會進一步放緩,四季度環比降幅收斂、同比大約9%左右,明年一季度經濟延續緩慢下滑走勢。
歐債危機對我影響開始顯現 部分出口企業生存狀況堪憂
交銀國際日前發布研報稱,歐美國家的經濟動蕩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可能開始顯現,預計9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由8月份的24.5%回落至21%。
此前,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斌也曾表示,盡管現在中國對出口的依賴比全球金融危機前降低了很多,但明顯放緩的歐美經濟增長依然會對我國出口等相關行業造成不小的沖擊,同時,近期的各項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有所放緩。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也指出,受全球經濟負面沖擊和國內政策持續收緊等因素的影響,9月份我國宏觀經濟景氣將繼續回落,三大需求將呈不同程度的放緩。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由于歐債危機的長期化與發達國家出口支持政策的強化,海外市場很難在短期內明顯好轉,中國出口可能將回落至較低水平;而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是影響中國出口企業的中長期因素,貨幣政策在短期內也很難大幅放松,這就意味著國內中低端出口企業的生存狀況長期堪憂。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對此也持相同看法。他認為,出口方面,雖然新興市場國家增速相對較高,但由于歐元區經濟持續低迷,美國經濟復蘇依然疲弱,因而難以抵消發達國家經濟下滑對國內出口的沖擊;在進口方面,國內整體需求仍處于下降通道,企業補庫存動力偏弱,預計9月進出口增速將出現回落。(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