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四屆中國勞動論壇在京舉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公布了相關報告。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工資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行業企業間差距、城鄉間差距、地區差距、高管和普通職工差距,這四方面的工資收入差距近年來都在不斷擴大,應引起社會重視。
這四大差距,行業、企業之間差距遙遙領先,成了收入差距擴大的最大禍首,其次城鄉差距超過國際平均水準,這四大差距令我們的收入政策必要做大幅度調整。因為這是制度造成的差距,與勞動關系微弱;是不公平的表現,與占用社會資源緊密相關。
尤其是行業企業差距,他首先表現在不同的國有企業之間,比如銀行和一般制造業,憑什么銀行業收入冠蓋中華,這和一位銀行高管感嘆相謀和,銀行業的利潤太高了!但是作為中國的銀行支持的就是大中企業、國營企業,對廣大的解決民生起重要作用的中小、微型企業,他們是不屑一顧的。這樣的強強結合,不僅造就了銀行業高收入的神話,也使得大企業收入一騎絕塵。
這是目前體制制度的寵兒,遺憾的是這些企業高效益,并不是企業本身的生產率的推動,而是他們的占用的社會資源和國家政策的資源不同,是一種潛在的壟斷利潤。改革開放以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國策,在他們身上開花結果,而且是越來越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已經到了必須調整的時候了。
這四大差距中的前兩個差距,加深了社會矛盾的尖銳化,是穩定和諧的最大敵人。他是不公平的結果,是政策調整的產物,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廢止“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給他們太多的政策性保護,他們富起來了,卻沒有實現富起來的目的,那就是“先富幫后富”,比如地區差的擴大,不能說不是他們在政策下的晚餐,他們拿著落后地區的廉價資源,牟取暴利。
同時行業企業之間的收入暴差,也是導致企業高管和員工之間差距擴大的推動力之一,同時為國家做事,為什么人家吃肉我喝湯,因此帶動了拉大這個差距的沖動。筆者認為這個差距的合理性是必要的,它更多體現了勞動價值的不同,當然哪些窮廟富和尚的敗家子除外。
四大差距地出現和演化,告誡管理者必須做出政策性調整,國家宏觀調控再延續老一套思路,只是換湯不換藥,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不解決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擴大內需就堅挺不起來。難怪吳敬璉忠告,中國的發展沖動快要結束,留下的唯有是改革,繼續改革,不改,也就不沒有好的辦法解決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發展的強大沖擊,也就不可能保持下一個時期中國的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