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門”調查結果出爐 多數案例屬捏造事實
昨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披露,公安機關已對近期涉及的數家網站用戶信息被泄露事件進行了調查,不少案例屬于編造或炒作,最為嚴重的“銀行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則被定性為網友“自我炒作”。業內人士則分析指出,泄密事件雖然暫告段落,但在互聯網時代,用戶提高安全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 記者劉新宇
由“泄密門”事件引發的恐慌可以暫告段落了。昨日,記者從新華社的報道中了解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披露,不少案例屬于編造或炒作,“銀行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則被定性為網友“自我炒作”。
多名捏造事實者被處理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披露,泄密事件相關事實已由公安機關查明,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查處入侵、竊取、倒賣數據案件9起,編造并炒作信息泄露案件3起,刑事拘留4人,予以治安處罰8人。
針對流傳的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和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用戶數據泄露的事件,經調查,上述3家銀行的系統并未被入侵,網上公布的所謂“數據”與銀行相關數據不符。
上述信息源頭為網名“挨踢客”的王某某(男,24歲),這位從事網絡推廣工作的人員,為了提高自己所在網站的知名度和自我炒作,于2011年12月28日在其個人的挨踢客網站和微博上憑空捏造,發布所謂工商銀行等網站用戶數據泄露的信息,王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予以訓誡。
CSDN、天涯網站被入侵事件也同樣是因為網友的個人行為,調查發現,網名 “臭小子”的許某某(男,19歲,無業人員)出于個人炫耀的目的,于去年12月4日在烏云網上發帖稱CSDN等網站數據密碼被泄露,并公布泄露的數據包截圖。現許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予以訓誡。公安機關對這兩家網站遭入侵事件正在溯源追查。
一些網友甚至以信息泄露相要挾索要利益。網名“我心飛翔”的犯罪嫌疑人要某就涉嫌敲詐勒索京東商城,現已被刑事拘留。
另經調查,新浪微博、開心網、7K7K網站、當當網、凡客誠品等網站均未被入侵。網上公布的上述網站部分賬號密碼系有人利用網絡遠程大規模猜測密碼所破解,實施密碼破解的人員身份目前已被鎖定,公安機關正實施抓捕。
或為炫耀或為錢財或為出名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發言人表示,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一些人編造或炒作網站用戶信息被大規模泄露的消息,既有出于個人進行炫耀或騙取錢財的目的,也有一些網絡安全公司銷售人員想以此提高知名度、推銷自己的產品,還有個別人借機企圖干擾和貶損北京等城市正在開展的微博客用戶用真實身份信息注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