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本報訊 “太搞笑了,單位這個月給我們多發了一個月工資,還沒高興幾天,錢卻被銀行以扣學雜費的名義劃走了。”昨日,福州李先生撥打968111說起這事時,還顯得很調侃。可隨即,他又嚴肅地說,和同事溝通后,大家都覺得不必經本人同意,擅自把大家工資卡里的錢轉走,“這樣設置密碼有什么用?感覺沒有安全感”。
工資卡被扣款“沒商量”
李先生說,他是一所高校的老師,8月初,他同時收到銀行的兩筆工資,每筆1800多元,此前聽說學校獲得一項榮譽,因而獎勵每個員工一個月工資,還以為是學校多發了一個月工資。可沒想到幾天后,賬戶里被扣去了1800多元,“搞笑的是扣錢的名義是學雜費”。
無獨有偶,幾個月前,省內另一所高校的一位員工也撥打968111反映說,他們學校員工的工資都是集體往工資卡里打的,但是現在他們卡里的錢被無緣無故轉走,“我們的工資卡有開通銀行短信服務,我們收到的短信說‘今天9:42,批量轉支’,我們都少了一個月的工資”。半個多小時后,他又告訴記者,被轉出的錢已經回到賬戶了。
昨日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得知,江蘇如東縣馬塘鎮一家企業員工也碰到類似的事情,他們單位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從員工工資卡中扣了120元錢。他們一打聽才知道,單位讓員工捐款,扣的是“危橋改造建設資金”。
銀行竟稱安全有保障
對于李先生反映的情況,其工資卡所在銀行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據了解,這是李先生所在學校的財務出錯,銀行是根據該學校財務的要求進行調賬。
采訪中,一些市民提出,銀行沒有持卡人的密碼,只有卡號,卻把錢轉出,“這樣我們設置密碼有什么用?感覺沒有安全感”。
但采訪中,在榕銀行業人士都稱工資卡安全有保障。在榕一家銀行有關人士介紹,對于工資卡,銀行和持卡人單位簽有協議,銀行根據該單位的財務要求進行代發工資、調賬等。
他說,單位財務帶著代發工資系統生成的加密磁盤,到代發工資的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將加密磁盤的內容掃描到系統里,由系統分發工資。銀行只知道發放總額和發放的人數,至于每個人發多少工資,銀行都不知情。“代發工資很少會出錯。”他說,如果出錯,單位財務要帶著單位開具的調賬通知到代發工資的網點提出申請,網點上報給省級行,然后由代發工資系統進行調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