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報了為期一年的初級班,才上了三個月,學校就說沒有就沒有了!”梁岳說。
2009年10月17日上午,梁岳像往常一樣來到北京市瑞來英語培訓學校(以下簡稱瑞來)準備上課。但梁岳吃了個“閉門羹”。學校大門上寫著“因資金周轉困難停學”。
維權難度大 立案送達就要6個月
記者了解到,瑞來是萬聯博愛教育集團于2005年在中國設立的語言培訓機構,萬聯博愛集團在中國的首席代表王健也是瑞來的法人,但瑞來真正的老板是萬聯博愛集團董事、瑞典人安博,公司的財務都由其本人管理。
瑞來倒閉后,梁岳等學員去了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教委副主任穆學峰接待了我們,他們的意思就是支持我們走司法程序起訴,還會幫我們找證據。”學員們決定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年齡最大的郭文澤被推為維權小組代表。
據郭文澤介紹,到2009年10月末倒閉時,學校還有600多名學生。維權小組目前已經收集到了160多名學生的材料。
郭文澤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瑞來倒閉后,王健和學員有兩次見面。一次是在教委的協調之下,王健到瑞來望京校區。“他說他也是受騙的。學生就說‘你是法人,你怎么會受騙呢?你應該和他們是一起的’,根本沒聽他解釋,就請他走了。”第二次是在與學員簽訂法律文書時,王健寫了一封向學生致歉的信,“把自己的責任都推脫掉了”。
而安博卻回瑞典去了,直到學員們通過一名外教要到了他的電子郵箱,發郵件質問,他才回了一封解釋信說:“現在這種情況不是我造成的,是金融危機和甲流引起的。”
2009年12月3日下午,維權小組成員前往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立案。法官表示,因為是涉外公告送達,光立案送達時間就需要6個月左右,希望學員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熟悉跨國訴訟的律師郭慶也認為,這個官司在半年之內不可能打完。“我做過一個涉及荷蘭公司的案子,接案子的時候我還沒結婚,結案的時候我都要生孩子了。”
此外,郭慶還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國內法院作出的判決不能直接在國外進行執行。“如果朝陽法院判學員勝訴,那么法院要將判決書拿到瑞典去,找當地的法院,有可能還要找機構翻譯,再由當地法院來決定是否執行。”
跨區辦學注冊登記有漏洞
據了解,和眾多培訓機構一樣,瑞來在北京設有多個分校,分布在朝陽區和海淀區。
海淀區教委社會力量辦學管理科相關負責人曾告訴維權小組:“瑞來沒有在海淀區注冊,分設點由注冊所在區去管理,對瑞來海淀校區負有管理權的是朝陽區教委。”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海淀區教委公布的《民辦培訓學校名冊》,確實沒有在海淀區辦學的瑞來。
瑞來注冊地朝陽區教委負責人則稱:“瑞來沒有在海淀區備案,所以瑞來的海淀校區屬于非法辦學。”
現行《北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設置管理規定》規定,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變更辦學地址或在審批機關批準的區域以外增設教學地點,應重新辦理審批、登記手續。
北京市教委民辦教育科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北京市辦培訓學校一定要在區縣級教委社會力量辦學管理科或者民辦教育處進行注冊,每年教委都要組織對教育機構的財產狀況進行年檢。
在教委或工商局都能注冊
北京市教委民辦教育科相關負責人透露,民辦教育機構除了可以在教委注冊外,還可以以公司的形式在工商局注冊,對于以公司形式注冊的培訓機構“教委這邊沒法管”。“但是,稅收方式是不同的:在工商局注冊是按公司來運營,要按規定收稅;在教委注冊學校,作為公益性事業是享受稅收優惠的。”這位負責人說。
郭慶律師也告訴記者,雖然享受稅收優惠,但注冊學校要比注冊公司復雜得多。“注冊公司只需要有30萬元~50萬元的資金,兩個以上的股東和符合需求的場地就夠了。”而根據《北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設置管理規定》,注冊成立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則要滿足更多條件,如校舍面積、決策機構成員的教學資歷、教學計劃等。
郭慶認為,不管注冊成公司還是注冊成學校,在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學員的權益是不會受到影響的,但一旦經營不善,區別就產生了。“學生在選擇培訓機構的時候只看到‘瑞來英語’這樣的名稱,根本看不出它是學校還是公司。但公司畢竟是自負盈虧的機構,在資金充裕的時候可能開十多個辦學點,虧損了它可能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