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蘇邳州市教育局8月27日下發的邳教發(2010)89號文件中,這樣的一句話引起社會各方爭議:“要以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促進邳州教育事業發展為己任……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說的話不亂說,精心呵護教育發展的大環境,維護好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此事被媒體報道后,社會輿論紛紛指責邳州市教育局發此文件是干涉教師言論自由。
9月15日,邳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此次發文的背景:個別教師為一己私利發泄個人私怨,利用網絡發帖、跟帖散步不實言論,或散布謠言擾亂穩定大局,或中傷他人侵害他人權益,造成惡劣影響,損害了教師形象。不到一年時間,邳州已有三人因上述行為被公安機關拘留。近期某鎮就有一名小學教師因對正常的績效工資落實及工作安排不滿而在互聯網上造謠中傷,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
同時,該負責人表示,教育主管部門制發文件的出發點是好的,不僅沒有禁止的意思,還鼓勵和倡導文明上網。該負責人說,當時下發文件主要有三點要求:一是增強大局意識,做維護教育形象的模范;二是增強法制意識,做遵紀守法的模范;三是增強文明意識,做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的模范。所謂“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說的話不要亂說”,也是增強教師大局意識、通過正確渠道反映正當訴求的要求,不存在禁止上網的問題。“如果文件中有個別語句引起誤解,我們將認真對待,改進這項工作。”本報記者 申 琳
碰撞
不該壓制網絡發言
網絡發帖是現代公民再平常不過的個人行為,只要不違反法律,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說什么話是公民的自由。教育部門發這樣的文件,顯然限制了言論自由。
南京市玄武區小學教師 劉麗華
政府部門沒有認清網絡特性
政府部門正式發文件要求教師什么不能說,這是很滑稽的事情,既是公權力的越位,也是對互聯網特性無知的表現。
南京市軟件工程師 王中強
規范教師上網無可厚非
互聯網上非理性的言論泛濫,隨意發帖就可以惡意攻擊某人或某單位。我們提倡上網實名制,就是要求每個人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起責任。這份文件應該是從規范教師上網行為考慮的,不能斷章取義。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生 江 濤
教育部門出發點沒錯
網上發帖比較亂,教育部門要求“人類靈魂工程師”從“自身做起”,沒什么錯誤。只是“不要亂說”的說法比較含糊,容易引起誤解,規范性文件不應出現這樣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