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4S店定期保養,汽車就不能享受質保期內的免費維修。昨日,記者從武漢市工商局漢陽分局獲悉,作為武漢市民購車的集中地,漢陽龍陽大道30多家4S店被消費者多次投訴,直指“不保養就不維修”的行業潛規則。
消費者吳先生去年在龍陽大道某4S店購買了一輛現代轎車,保修手冊上承諾2年6萬公里內免費保修。日前,由于車燈出現質量問題,轎車又在免費質保范圍內,吳先生要求4S店更換車燈,但4S店以消費者沒有在該店做保養為由拒絕。吳先生認為,保養一般只是更換機油,和車燈沒有任何關系,4S店此舉太“霸王”。
昨日,記者采訪了幾位多次在4S店維修汽車的消費者,他們均表示,專程到4S店保養一次至少要花兩、三百元,有時車子三個月不開,也得送去保養,不然4S店就會以“沒有定期保養導致問題出現”為由拒絕保修。在其他汽修廠做的定期保養雖然價格便宜,但會被4S店視為無效。
可是,在4S店做了定期保養的消費者想享受保修,也不那么簡單。據了解,在行程公里數和使用時間的質保期限內,4S店會較爽快地按照保修手冊免費更換諸如火花塞、皮帶類、車標等小型配件,若是更換變速器、發動機之類的大型零部件,4S店多會以“人為原因造成故障”為由推脫,或要求消費者費用自理。
而故障原因的鑒定者和結論人都是4S店。某4S店服務經理表示,整個行業都是這個規定,若客戶不滿,可直接與廠家聯系。據了解,武漢市運管處有專門的鑒定機構,但是鮮有消費者尋求第三方機構界定車損原因。
漢陽區消協認為,4S店雖然具備一定程度的售后服務水平,但他們沒有正視用戶的真正需求。在用車成本節節攀升的今天,修車貴、收費亂已成為消費者的心病,挑戰行業的潛規則,需要多部門的參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