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罪魁禍首?
盡管調查結果還未出來,但不少人士認為,發生自燃的出租車,電池出現故障的可能性很大,因為起火點在后尾廂處,而后尾廂處放的就是電池。眾泰汽車也表示,由于眾泰汽車在杭州運行的電動汽車是采用換電形式,對于日常使用中所更換的電池,他們沒有辦法控制,也就是說,問題極有可能出在日常使用的電池上。
“受控地放電就是電池,不受控地放電就是炸彈!痹陉惾揽磥恚妱榆嚨碾姵赜锌赡茏兂烧◤棥
通用汽車電池專家馬克·威爾布魯格(Mark Verbrugge)也曾經指出,如果由于工藝上的問題,兩個電極接到一起,造成內部短路,就會出問題。在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上,出現這個問題的概率是千萬分之一,但一輛車的電池組由幾千個電池組成,發生問題的概率就會升到幾千分之一。
“電池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做好電池管理系統!鼻迦A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告訴汽車商報記者,研究電池管理系統要比研究電池難度大很多,車的電池是由很多個電池組成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電池管理系統,很有可能會造成危險。
因此,隨著事件的熱度慢慢減退,人們也開始冷靜下來,業界逐漸將矛頭從眾泰轉向電池制造商——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盡管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并沒有公開回應此事,但該公司一名電池產品研發人員曾表示:“事故原因尚未查明,到底是電池模塊、電控系統還是整車線路,或是換電環節出現的問題,還沒有定論!
就在萬向受盡指責的時候,有媒體報道稱,這批車并不完全是由萬向提供的電池,“還有一家浙江的無名小卒”。但是在記者的調查之中,這家電池制造商一直未能浮出水面。
合作之殤
目前國內有多個電動車試運營項目在進行中,經濟性是多數項目驗證目標之一。因為這關系著電動車能否取代傳統燃油汽車進入普通家庭。從這個角度,杭州的電動車表現不錯。一位開眾泰電動出租車的華師傅說:“現在油價漲了,一般的出租車每公里燃油成本都上8毛錢了,我這個車沒漲過,每公里綜合成本只有5毛錢!
同時,這次杭州市的電動出租車除了經濟性驗證還肩負著另一項任務——驗證換電模式的可行性。記者了解到,眾泰為杭州新能源汽車公司提供的是換電式純電動汽車,行駛一百公里左右后更換電池,并且,更換電池非常方便,記者在網上看到了一個眾泰朗悅電動車在換電站換電池的視頻。盡管電池體積比較大,并且一輛車需要四塊電池,但是整個換電池過程也僅僅持續了三分鐘而已。相比要充電所需的幾個小時時間,換電池模式似乎更加方便、快捷。
“如果是這樣的價格,那么他們很有可能使用的是劣質電池!卑凑账谓〉慕涷灒捎谀壳凹夹g不夠成熟,電池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沒有政府補貼,實現每公里0.5元的價格比較困難。盡管對于該項目的經濟性也不乏懷疑的聲音,但總體來看,對于經濟性和換電池模式的驗證,杭州的電動出租車項目還算成功。
但一場足以抹殺這些成果的事故的發生,讓人惋惜。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無論是車輛提供方、電池供應商,還是出租公司都表示難以弄清自己是否是主要責任方;神秘電池供應商至今未浮出水面,甚至連車輛提供企業都不知曉有這樣一個合作者存在;車輛運營過程中的日常安全維護如何進行至今沒有令人信服的回應;出事的電動車也沒有安裝實時監控系統。這些跡象難免讓外界對項目各方的合作緊密程度產生懷疑。甚至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安全性沒有被項目合作各方設定為主要驗證和監測項目。
選用一批從沒有開過電動車的司機、沒有進行電動車事故應急處理培訓就上崗,這再次說明,安全性不是項目主要驗證目標!拔覐臎]開過電動車,著火時我不敢貿然采取滅火措施。”出事車輛的司機張學軍這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
某電動車研究專家對記者說:“這次事件充分說明,新能源車項目不可急功近利。在經濟性驗證之前,首要的還是安全。沒了安全,什么都站不住腳!
“我們拿到的數據不完整,不能據此得出較為確切的結論。原車已經燒得支離破碎,無法還原現場。”接到杭州市政府部門邀請前往杭州參與此事調查的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調查結果遲遲未出,眾泰一直承擔著來自各方的壓力。這對于眾泰來說無疑是個不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