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業界消息說,日系車企因釣魚島事件導致在中國汽車市場出現汽車銷量大幅下滑一事,擬逐步減少同中國的合作,而加強同中國以外的市場合作。筆者對于這樣的傳言只是一笑了之,在筆者看來,日系車企沒有這樣愚蠢的魄力來做出這種決斷。
如果說是釣魚島事件引發的民族情緒導致日系車企有了減少同中國合作的念頭,那日本早就應該與曾經在日本領土投下過兩顆原子彈的美國決裂。為什么日本人非但沒有與美國決裂,還屢屢抱住美國人的大腿,寧愿給人家當狗使喚?其核心原因當然是美國全球霸主的地位。而這種霸主地位在這個地方當然并不僅是體現在軍事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其經濟實力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無疑也就意味著是世界第一大的消費市場。日本人正是看到了這點,看到了能從美國賺取大量的外匯,而忘卻了原子彈的痛,忘卻所謂大和民族的精神。為了能夠在美國市場站住腳,日本企業可謂是屢敗屢戰,寧愿將其能生產出的最好的產品先提供給美國人用,寧愿自己用二等貨。由此來看,在日本人眼里,無疑就是“有奶便是娘”。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日本車企會否會因釣魚島事件而減少同中國合作的問題,其答案已經很清晰了。首先,從目前日本國內的經濟形勢來看,已經是連年的不景氣,其政府都快出現財政懸崖了;其次,從中國的情況來看,目前的中國已經成為了僅次于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經濟體,有很多專業機構更是認為2016年中國就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同時,在汽車消費領域,中國也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的汽車市場。因此,從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寵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來看,日系車企是不可能會真正減少同中國的合作的。在筆者看來,對于那些有全球戰略眼光的日系車企來講,中國這樣的一個市場,其不僅不會輕視,反而只會越來越重視。只要中國能夠繼續穩定發展,只要有錢賺,如果參考日本人之于美國人的態度,相信日本車企也會丟掉什么釣魚島事件引發的民族情緒,特別是當中國的綜合實力遠超美國后,日本人也會愿意來抱中國人的大腿,也會愿意被中國當狗使喚。
如果要筆者來預估一下,日系車企業對于中國市場未來的一種戰略。筆者認為,其戰略基點肯定是明確不會放棄中國這樣一個寵大的市場,畢竟對于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講,其地位已近“得中國者得天下”;其戰略調整的重心肯定是明確要進一步提升日系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也就是說,未來日系車企也可能會將其能生產出的最好的高性價比產品先提供給中國消費者。而在具體的戰術層面上,如果中國消費者對于日系品牌汽車產品的抵制能夠在短期內消除則對日系車企來講無疑是最好,而如果中國消費者對于日系品牌汽車的抵制會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行為,則日系車企可能會采取換標的戰術,如大幅降低掛日系品牌車標的產品生產規模,而大幅提升掛合資自主品牌車標的生產規模,即通過大規模銷售合資自主品牌產品,來轉移消費者對于日系汽車產品的抵制。
因此,基于市場經濟規律,無論從何種層面去考慮,日企都不會有這種愚蠢人魄力去轉移在華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