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人公司將在全球首次量產重量輕于鋼鐵、強度高于鋼鐵的汽車用碳纖維。該公司將在美國投資約300億日元,計劃到2015年之前將產能擴大4成。美國通用汽車(GM)計劃在批量銷售的車型上采用碳纖維,而帝人作為通用的主要合作企業,將與其簽署協議。日歐系的車企也都在商討采用能讓車體變得更輕的碳纖維,但通用是第一家真正將之引進的廠商。圍繞汽車的材料,鋼鐵和化學巨頭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
碳纖維的強度是鋼鐵的10倍,但重量卻要輕上許多。美國波音的新型客機“787”的機身就采用了日本東麗生產的碳纖維,并由此引發大量關注。不過有分析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汽車產業將是碳纖維的最大用戶。
通用和帝人在去年達成了合作意向,并力爭確立量產技術。此次,通用使用碳纖維的車型是將于2015年以后上市的面向普通客戶的主力車型。在需要較大強度的骨架、被稱為“結構材料”的一部分部位,將用碳纖維來取代鋼鐵。此外,在影響汽車外觀的外側部位,也將討論采用碳纖維。
帝人將于本月在松山市的工廠啟動能夠將碳纖維與樹脂結合在一起的結構材料進行量產的試驗設備。通用將利用這種零部件來啟動實車試驗。有觀點認為,帝人已經擁有將碳纖維在1分鐘以內制成汽車零部件的技術,其生產速度將縮短至以前的10分之1左右。
在提高產能方面,該公司將擴大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或者在美國國內其他地點建立新工廠。該公司在日本和德國也擁有碳纖維工廠,產能目前為每年1萬3900噸(占全球份額的2成),僅次于東麗(每年1萬8千噸),居全球第2位。
通用是第一個將碳纖維應用于批量銷售汽車的廠商。雖然日本的汽車巨頭也在推進相關研究,但全面采用碳纖維的時間將晚于通用。有觀點認為,通用在混合動力車技術等方面一直領先于日本,而在引進碳纖維方面也將搶在前頭,并通過減輕汽車重量來提高能耗。
由于帝人已經擁有了新的碳纖維生產技術,預計其成本將大幅降低,其成本將從鋼鐵的數十倍的縮減至只有鋼鐵的不到2倍。今后,如果生產量和配備車型增加的話,即使采用碳纖維也將不會大幅推高汽車的價格。在汽車碳纖維領域,東麗正在爭取與德國的戴姆勒公司進行合作,以加強在歐洲的生產體制。如果再算上三菱麗陽的話,日本3大廠商將占據全球碳纖維份額的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