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機動車輛出廠合格證信息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從2013年4月1日起使用新版“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這個新版合格證的最大改變在于,以后出廠的新車合格證上都必須要詳細填寫每一輛車的配置信息,這是一項很實用的規定,也能從源頭上防止車企耍小聰明,把減配的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車子推向社會。而且加強合格證的管理,還能促使車企重視汽車出廠前的合格性檢查,有效防止把帶“病”的車子交給消費者。
大家可能都知道,前幾天有消息爆出了武漢出租車的減配事件,據調查,武漢新換的一萬多輛雪鐵龍愛麗舍出租車不但缺少了ABS自動防抱死系統和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就連后輪的剎車鼓和壓力泵也比公開發售版小了一大圈。在安全問題上減配,顯然是對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生命的漠視。不過將來實施新版的合格證管理系統后,這種事件就能有效避免了,因為沒有詳細配置表或故意減配不符合原配置訂單的車子是不能上牌的,所以這一新規還是很有作用的。至少以后再有地方政府與廠家搞貓膩就又多了一道障礙。
加強車企合格證的管理,還是為了杜絕大量缺陷汽車流向社會,以防止大面積汽車召回事件的發生。因為我們已經獲知,從2013年1月1日起,新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草案)》即將實施,不但對拒不召回的車企大幅提高了罰款額度,還對嚴重違規的車企吊銷有關許可。按理說如此重的懲治力度,車企是不敢故意隱瞞汽車缺陷的,更不敢拒不召回相關車輛。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到,隨著新召回條例的實施,未來中國車市相關汽車的召回頻率和召回數量必將不斷增多。
召回的目的是為了及時排除某一次批次的汽車存在的嚴重缺陷,以便更好的保護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危。但是就怕車企根據國家政策,采取避重就輕的應對策略,對無關痛癢的小毛病全國召回,而對大問題卻極力隱瞞甚至視而不見,假設出現這種選擇性的召回行為,新的汽車召回條例中有沒有合理的規定呢?這令人心憂。特別是隨著中國車市的不斷發展,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未來車企要想在國內發展壯大,培植客戶對自己品牌的忠誠度必然越來越受到車企的重視,而車企利用新的召回條例不斷在客戶面前作秀,把諸如加一點兒開關潤滑油之類的事也申請全國召回,這種作秀甚至是炒作行為,顯然會把原本非常好的汽車召回制度搞得變了味。
不過我們還是應該承認,車企主動召回汽車,無論大事小事,都是向消費者展示誠意的表現,我們還是應該歡迎的。即便是出現炒作式的作秀召回,只要是為廣大汽車消費者排除了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故障隱患,大家也是應該高興的。
其實新的召回制度對國產自主品牌的考驗會很大,因為畢竟國產自主品牌的起步發展比較晚,無論是在整車制造工藝還是在汽車零配件采購管理等許多方面還不夠完善和成熟,一旦裝配于某一次批次汽車的某一零部件存在缺陷,那么面臨的可能就是全國性的召回事件,賠上一部分利潤是肯定的,而反復出現過多的汽車召回事件,對這一汽車品牌的可靠性還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這是在中國,很多汽車消費者的觀念還沒有足夠成熟。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筆者有一位上海的朋友,他原先開一輛較著名的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現在已經換了進口車。筆者與他談起現在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話題時,他也承認國產車的整車制造工藝以及售后服務等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大發展,不過他說:“雖然國產自主品牌汽車能夠為我提供較為優質的售后服務,而且很多配件的質保期也很長,但是我實在沒那么多的時間總是坐在售后服務區的休息廳里喝茶了,隔三差五的一些小毛病,如果不去檢修會很鬧心,但是去了,雖然不花錢,但是也得花時間,而我又太忙了,真的是耗不起那個時間了。”其實筆者的這位朋友也確實道出了一個實情,現在人的生活節奏都非常快,時間越來越不夠用是很多人的工作體會,因此讓汽車消費者坐在售后服務區的休息廳里喝一天茶,會讓很多人因工作生活中的事而急得抓耳撓腮。所以,雖然新的召回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約束車企及時召回故障車輛,但是筆者還是希望廣大車企,特別是國產自主品牌車企們能夠嚴把汽車質量關,在汽車出廠前,就把整車的制造工藝提高上去,能夠真正的為每一位選擇該品牌的汽車消費者提供質量可靠、品質上乘的好車。高品質的汽車不但能夠有效避免未來大面積召回事件的發生,更能節約各地汽車售后維修服務站和消費者的時間及精力,豈不是更好嗎?
在2013年1月1日,新的汽車召回管理條例實施后,難產十年之久的“汽車三包政策”也有望在明年4月落地,汽車“三包”中最振奮人心的規定就是家用汽車產品自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出現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安全質量問題可以退貨。但是退貨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必須要有國家質檢部門出具的對有關故障汽車進行的調查取證,然后必須證明汽車確實存在嚴重故障,而非人為操作失誤,這樣才能退車。
汽車“三包”政策的實施,不僅僅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更是為督促汽車生產廠家能夠在源頭提高汽車生產質量,不要把有嚴重缺陷的車子推向社會。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明年1月新的召回條例實施,明年4月汽車三包政策落地,而同在明年4月,實施新的加強版合格證管理,國家出臺的這一系列政策一方面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一面還是為了迫使汽車生產廠家不斷提高車子的生產工藝,提高汽車質量。特別是明年4月實施的加強機動車輛出廠合格證信息管理,就是為了盡量少出現大量的汽車“召回”事件,少出現汽車“三包”糾紛。
不過,在此筆者還是要提醒廣大消費者,切不可認為有了新的汽車“召回”條例和“三包”政策,以后就可以隨心所欲的退換汽車,在目前的中國顯然還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愛車在規定期限內出現了嚴重故障,也符合國家規定的退換條件,但是廠家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新車或原購車款退還給消費者,而且一旦在取證過程中消費者和廠家出現爭議,那么一場曠日持久的口舌爭辯就會發生。所以雖然新的汽車“召回”條例和“三包”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但是具體實施起來還是會有很多困難,特別是目前的很多政府部門,對于政策的理解僅限于“橫幅掛上樹,口號畫上墻”,為民辦事實的效率是不夠高的。因此,筆者認為,雖然將來有了汽車“召回”和“三包”規定,但是消費者在選購自己的愛車時還是不能大意,還是應該選擇品質可靠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