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過,各城市政府迎來施政履職重要時點,要陸續兌現節前召開的人大會議審議通過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高公共交通水平是今年各地熱點工作之一。
據各方面消息,2013年各類城市更新購置公交車輛的規模空前,同比增幅很高,甚至數倍于上年。
北京市,2013年預計公交集團更新購置公交車3100余輛,而2012年共更換新車839部,今年接近是去年的4倍。
昆明市,今年新購車輛400輛,相比上年的202輛,也接近翻番。
吉林省,力爭實現更新和新增城市公交車輛1700輛,其中,長春市,2013年將新增12米長公交車200臺,更新公交車輛372臺,爭取在3年內使全市公交車數量將達到5100臺,以此作為申報國家“公交都市”建設試點城市的重要內容。吉林市,計劃新增300輛環保公交車。
除了吉林省外,東北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建設似乎也都要在2013年發力。沈陽市,今年計劃新增、更新1000輛公交車。大連市,今年將更新713輛公交客車。哈爾濱市,今年將繼續更新600臺大容量公交車,規模大體與上年相當。
福建省,計劃新增更新1500輛公交車,其中,福州新增更新300輛。
南京市,計劃從2012年起連續3年,每年更新1000輛公交車。
西安市,按照規劃,三年內要新增公交車2000輛。
成都市,投放900臺新款公交車。
西寧市,更新老舊公交車600輛。
合肥市,新增公交運力600臺,創建“國家公交都市”。
鄭州市,在去冬今春將在目前5300臺公交車輛基礎上新投入500臺空調舒適性公交車。
石家莊市,計劃購置450輛天然氣環保空調公交車,并研究應用混和動力公交車。
此外,邯鄲200輛,呼和浩特400輛。天津市,去年新增更新了2032部公交車,料今年也不會低于此規模。
以上,僅是福建、吉林兩省和17個城市數據中的一部分,相加約共需要1.7萬輛。對于中國600多座城市來說,這只是一小部分。
之所以有這樣的增幅,主要是近年來各地交通擁堵日益突出的現狀逼迫城市政府不得不將公共交通建設提上日程并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更直接得益于國務院去年底頒布實施《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64號)的助推,特別是《意見》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免征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新購置公共汽(電)車的購置稅”,即減少公交車車價的10%采購成本。
每萬人擁有公交車數量和公共出行分擔率是衡量城市公交水平的重要指標。按照國家標準,大中型城市每萬人公交車輛保有量為大于等于15標臺。國發〔2012〕64號文件提出“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左右”。2015年,合肥這兩項指標要分別達到每萬人15臺和分擔率40%左右。2013年,山西省的城市公交對居民的出行分擔率將達到18%,還處在較低水平上,將會有較大增長潛力,而北京市今年的目標就要達到46%。
對于汽車安全和環保標準的提高,也在加快公交車的更新速度。2012年12月27日,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令2012年第12號公布《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公交客運汽車使用年限為13年,達到40萬公里行駛里程的公交客運汽車強制報廢。而此前《汽車報廢標準》(1997年修訂)規定公交客運汽車使用年限是10年,但可延長到15年,或達到50萬公里強制報廢。很顯然,這個將于5月1日起施行的報廢標準新規年限、里程分別縮短了2年、10萬公里。
節能環保既是汽車加速更新的原因,也是新上公交車的一大趨勢。2013年,北京市公交集團擬更新上線的3100輛公交車將全部為LNG清潔能源空調車。福建省擬新上清潔能源800輛,占年度總更新計劃的一半以上。大連擬上新能源公交車50輛、LNG公交車300輛,接近一半。LNG公交也是南京公交更新的主力車型,將占達到60%以上。鄭州公交也增加500臺氣電混合空調車。山東日照新增100輛新能源公交車。
上海市在今年1月份也新上線了30輛電池加超級電容的雙電公交車。電動公交車銷售價格和維護成本的“雙高”一度嚇退了許多公交公司。據稱,上海的這款雙電公交車成本價就高達200多萬元。如果沒有國家對12米電動車的50萬補貼和地方政府60萬補貼,以及“服務總包、電池租賃”的商業模式設計,很難想象電動公交車如何能成功實現商業運營。
由于不同能源的價差存在,以及國家相關的扶持,非油動力公交使用和維護成本總體上要低于柴油公交車。據估算,南京LNG公交車每輛車年綜合使用成本要比柴油車節省1萬多元。上海的雙電公交車,則是比照柴油車每百公里36升的油,企業只需按每升3.5元付費,須知當前上海的0號柴油價格每升7.66元,差價由政府補助補齊后買單支付給服務外包公司,公交公司和外包公司都有賬可算。
2013年,全國自上而下轉變作風,力行節約,大幅壓縮行政開支,嚴控車輛購置經費增長,頂風購置越野車等超標公務用車行為將大為收斂,所以豪華SUV銷售量絕不會再有前兩三年的高增幅。而公共交通作為民生事項,是城市政府財政支出增加投入的重點,在公車及其他“三公”經費上的節余,將有相當部分轉向投入到公共交通建設上來。
自然,各類公交生產廠家將在2013年賺得盆滿缽滿,鄭州宇通、蘇州金龍、廈門金龍等企業定會開足馬力大干一年。據安凱客車近日公告稱,就與合肥公交集團簽訂了總金額達2.08億元的150輛新能源公交車交付合同,每輛車交付均價合138.67萬元。
相信,隨著3月初全國兩會召開,代表委員圍繞霧霾天氣、交通擁堵、節約能源、農民交通、校車安全、公車治理等熱點問題的破解會不約而同對公共交通建設寄予厚望,從而將城市公共交道再度由熱點提升到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