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大地春來早,龍泉桃花漸次開。捷報從花香彌漫的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傳來,今年1月份,該區整車產量突破4萬輛,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更以37.5萬輛的產量鐫刻下年增1.4倍的“成都造”速度。
這個成績的取得,發生在成都天府新區啟動建設的元年。去年3月,成都經開區6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宣告天府新區龍泉驛起步區從 “規劃圖”走向“施工圖”,同時帶著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偉大使命蓄勢起航。
龍泉驛片區277平方公里,在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中占到21.42%,卻是肩負著龍泉驛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城”、“國際化生活品質城”的引擎力量重任。過去一年,龍泉驛區爭當天府新區之 “先鋒”、“中雁競飛”之頭雁,龍泉驛區交出了一份亮麗的2012年答卷。
基礎篇
規劃指南路網鋪底
在新的時期,省委實施“多點多極支撐”戰略,支持“首位城市”成都領先發展。建設天府新區,恰是成都從副省級城市第二方陣向第一方陣跨越的難得歷史機遇。
天府新區的目標,是建成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商宜業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如何充分挖掘龍泉驛片區277平方公里土地的潛力,實現“產城一體”發展,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龍泉驛區從頂層設計入手,以系統科學的優質規劃,為高起點建設天府新區龍泉驛板塊提供發展指南。過去一年,該區積極對接天府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加速推進天府新區?成都國際汽車城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天府新區龍泉驛片區120平方公里等控制性詳規、《龍泉驛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完成整體城市設計和重要地段城市設計,并通過成都市天府新區建設領導小組審查。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對接天府新區規劃的時機,龍泉驛不僅提前完成5個“產城一體”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還實現了城區、鄉鎮規劃無縫對接,近期建設區域控規全覆蓋。決定現代城鎮建設水平的城市開發、舊城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本底建設等各項規劃也一并編制,這將為切實提升龍泉驛“國際生活品質城”城市形態發揮重要指引保障作用。
無形的規劃在“飛奔”,有形的道路在延伸。連接天府新區龍泉驛片區和雙流片區的龍華路,即將揭開改造后的靚麗面紗。10公里長的道路兩側,遍布白樺林、濕地、蘆葦蕩……美景隨車流動,宛若“綠色翡翠帶”。
按照成都“交通先行”戰略的部署,龍泉驛片區加快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年52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成投資66億元,同比增長37.5%。其中,成簡快速路東山段、天府貨運大道西半幅、地鐵2號線(一期)形成通車能力;地鐵2號線東延線、成渝客專龍泉段、經開區東區“四橫一縱”、成龍路與世紀大道等項目加快建設。
產業篇
汽車主營業務收入破千億
今年大年初三,一汽-大眾成都基地的生產線又運轉起來,每天的產量,即將從1000臺提速至1800臺。整車制造,已是天府新區最響亮亮麗的產業名片之一。
2012年,一汽-大眾三期擴能等75個主導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03億元,龍泉驛區整車(機)產量37.5萬輛、增長1.4倍,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5億元、增加值300億元、利稅171億元,分別增長67.5%、62%、33%,為區域經濟增長貢獻14個百分點,汽車產量和銷售收入分別占全省70%、71%,成為“拉動全省汽車產業增長的主要引擎”。
2012年10月,一汽-大眾成都發動機廠落成,國內首款歐5標準發動機EA211將實現“成都造”,一舉填補了成都乃至四川在高端汽車發動機制造領域的空白。
這不過是去年龍泉驛加快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包括沃爾沃成都生產基地、一汽大眾EA211發動機等在內的18個項目,去年已經投產竣工。德國博世底盤、一汽鑄造、神鋼大噸位起重機生產基地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一汽大眾零部件園(三期)、中國兵器成都汽車零部件工業園等12個項目促建開工。
龍泉驛區還在不斷積蓄能量,不斷引進新的重大產業項目。去年全年新引進孔輝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富維海拉燈成都生產基地等33個重大產業項目,實際到位省外內資183億元,增長20.4%;外商投資實際到位5.6億美元,增長40.3%。
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同時,龍泉驛延伸產業鏈條,同樣向汽車物流商貿業要效益。在“公江海聯運”模式利好影響下,一汽物流基地、一汽進出口物流基地南北區(一期)、寶灣龍泉物流中心等5個項目建成投運。
長遠看,龍泉驛區特色鮮明的現代服務業還有很大空間。按照“南部汽車研發制造、北部汽車貿易博覽娛樂、中部生產生活配套”功能區布局,龍泉驛將打造汽車制造、汽車配套、汽車貿易三大千億產業,而在去年與之相關的“第九空間”大廈、百悅云景希爾頓大酒店及總部經濟等6個項目加快建設,帝華萬景(一期)等22個項目促建開工。
機制體制篇
確保“周周有進展、月月有變化”
按照規劃,天府新區將打造兩個萬億產業基地,其一就是以汽車研發制造為主的成都經開區萬億產業基地。龍泉驛區主要領導多次強調,要舉全區之力推進天府新區龍泉驛片區建設,全力以赴、直奔高端、只爭朝夕,奮力當好推動天府新區跨越發展的排頭兵。
龍泉驛區從健全組織領導體制入手,成立天府新區龍泉驛片區建設推進領導小組和9個工作推進小組,明確起步區全年工作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按照定項目、定要求、定時間、定領導、定團隊“五定”要求,將項目進度、工作進程、任務進展進行細化分解,確保“周周有進展、月月有變化”。
同時,成立項目促建聯席會議領導小組,下設1個辦公室和6個專業組。每月召開一次運行及項目促建聯席會議,查找問題,分解落實責任,限時辦結。
有力落實目標動態跟蹤督查機制,確立天府新區項目周報制度。通過網絡、電話、匯報等形式每周對天府新區重大項目進行動態跟蹤,限期整改沒有達到進度要求的項目,并按成都市委、市政府目督辦要求,每月報送天府新區項目建設進度。
頗具力度的是,由區委目督辦和天府新區建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成立專門督查組,對分解落實的項目促建責任進(微博)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將項目促建納入部門和個人目標考核體系。
此外,按照打造遵循國際慣例的政務環境要求,龍泉驛區深入推進優質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務服務和效能機關建設,狠抓“一把手”、“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確保進區項目“只進一道門、只找一個人、辦完一切事”。
正是機制體制的創新,加速了天府新區龍泉驛片區從“藍圖”到“現實”、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如今,天府新區龍泉驛片區輪廓初現,一座世界級、萬億級國際高端產業基地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