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軟控股份董事長袁仲雪建議,制定車聯網法律標準對客貨運輸業加強監管,以有效預防超速超載,減少安全事故、提高交通效率,促進我國綠色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
我國是世界上公路客貨運輸運量最大的國家,但由于對車輛的有效監管手段相對缺乏,致使道路交通效率低下、超速超載、大橋垮塌事件頻發、交通安全事故等亂象叢生,而其后隱藏的環境污染問題、資源與能源浪費問題乃至腐敗問題亦日益嚴重。袁仲雪從專業角度分析了我國客貨運輸行業混亂造成的代價,在我國,由于超速超載,一條卡客車輪胎平均不到10萬公里就廢掉了(我國輪胎翻新率僅為5%),而在美國,輪胎往往可翻新2次以上,使用壽命可達100萬公里。單從輪胎的生產制造角度,我國各種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就比美國放大了10倍以上,對環境的侵害也同比放大了若干倍。此外,超速行駛過程中,汽車的油耗甚至會增加2 倍;油品未能充分燃燒,汽車尾氣中霧霾PM2.5的含量也因此數十倍地增加。
因此,袁仲雪建議對客貨運輸業加強監管,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一、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車聯網標準體系,發展車聯網技術,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交通全程監控與有效管理,對客貨運輸業也就可以實現實時監控管理,且于法有據。其中應注意的一個關鍵點是,標準體系須要全國統一,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和智慧應用,并有效防止盲目發展以致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二、強制車輛尤其是客貨運輸車輛安裝實現車聯網的必備設備如汽車行駛記錄儀(即俗稱的“黑匣子”)等車載信息終端,既能實現對汽車的智能控制優化駕駛操作,又能通過對輪胎胎壓、溫度等參數的監測,合理控制車速,從而大幅降低汽車能耗,通過平均車速的提高帶來燃料消耗量和廢氣排出量的減少。據測算,由此帶來的汽車油耗可降低15%左右。
另外,可有效提高車輛安全監控,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即便不幸發生事故,車輛的緊急救援系統也可將事故地點、傷員等重要信息自動上傳網絡,通知交警和醫療救護單位進行相關的支援和救助工作,而事故信息也將被共享,使其他計劃通過該地點的車輛能及時避讓事故路段,防止連鎖事故和大面積擁堵的發生,從而實現真正的智慧交通,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效率問題。
而車輛一旦超載,安裝在車里的“黑匣子”甚至可以拒絕汽車的啟動,即便強行上路,車輛超載的信息也已上傳到全國衛星定位總控系統如北斗,無需交警再設崗查處(自然可消除罰款入私囊的腐敗問題);一旦超速,數據也已自動上傳到全國衛星總控系統,無需在道路上到處安裝攝像頭,亦可實現取證,駕駛員在車上就知道自己已違規,收到監控系統發出的處罰指令,到指定地點繳罰款即可。
三、建立車輛關鍵部件的信息化管控體系,如建立RFID輪胎標準,強力推進智能輪胎的生產,并制訂政策鼓勵汽車業對智能輪胎的裝車使用;同時,建立健全車聯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規范,在交通設施建設、改造的同時配套建設車聯網設施,形成具體可操作的實施規范和要求,開展同步整體規劃,為車聯網提供完善的設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