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圖
槍聲未鳴,選手們卻已“搶跑”,但引得賽場喝彩聲無數。
這就是本周發生在中國車市的一幕:離汽車三包實施還差一個月,絕大多數主流車企在9月1日前后已經開始提前實施,引得消費者一片贊譽。
本周,上海通用、大眾集團聯合南北大眾、東風標致、廣汽三菱、北京奔馳等國內多家車企相繼宣布提前執行三包,消費者購車可提前享受汽車三包政策。這其中,部分車企均實施了高于國家“三包”政策質保標準,可享受整車質保提高至3年或10萬公里的政策。
值得關注的是,相對于跨國品牌,自主品牌在本輪三包政策“搶跑”大戰中,并沒有任何示弱。比亞迪、上汽乘用車、東南汽車等自主品牌也陸續宣布提前邁入“三包”階段。隨著自主品牌在產品體系的建設上逐步成熟,三包政策實施在一定程度或為自主品牌“正名”,自主品牌不再是品質低劣的代名詞,自主品牌服務同樣可與跨國品牌平分秋色。
這場三包搶跑戰,無疑唱響了車市好聲音,受益的無疑是消費者。
對于廣大車企而言,這場搶跑戰卻略顯無奈。畢竟,“金九”到來,三包卻要到10月才實施。如果按照政策節奏,消費者幾乎要到10月才出手,整個9月傳統旺季很可能彌漫濃烈的觀望情緒,甚至整個“金九”就此告吹。因此,廠商不得不以這種“搶跑”方式,驅散“金九”上空的三包抑制效應。
車企密集提前進入“三包”
經過近12年的博弈,今年1月份,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布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以下簡稱《汽車三包》),并宣布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其中,《汽車三包》對我國汽車三包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明確規定家用汽車產品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駛里程6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而家用汽車產品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準),家用汽車產品出現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消費者選擇更換家用汽車產品或退貨的,銷售者應當負責免費更換或退貨。
但從8月開始,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消費者為了等待三包政策而推遲購買車輛的行為。為此,部分實力雄厚的車企為了破解市場觀望態度,在成熟的體系支持下,提前推出三包政策,一方面破解市場面臨的難題,另一方面也向外界展示其品質過硬。本周以來,廠家這種提前實施三包的舉措密集對外公布。
9月1日,上海通用汽車宣布,當日起購買上海通用汽車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車型的消費者,可提前享受汽車“三包”政策。此外,對最近五年內購買上海通用汽車旗下產品且里程數不超過16萬公里的用戶,在原車質保之外,可獲贈包括動力總成部件延長保修兩年在內的一系列售后服務禮包。
同日,東風標致也宣布,提前實行汽車三包政策,承諾東風標致100%按照國家汽車三包政策,制定品牌三包實施細則,該政策適用于該品牌的全系車。
9月2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也聯合宣布,即日起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在華乘用車品牌將針對新車用戶開始實施三包,以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
此外,8月30日,廣汽三菱也宣布正式執行國家汽車三包,較國家規定提前了一個月。
自主品牌借機“正名”
與跨國品牌的積極響應相比,自主品牌在本輪的比拼中,并沒有甘拜下風。上汽乘用車、比亞迪、北汽、廣汽乘用車等車企也陸續宣布提前進入“三包”階段。
8月30日,比亞迪便宣布,為響應國家“三包”政策號召,從8月31日起提前實行汽車“三包”服務政策,早于國家強制推行的10月1日。
9月2日,上汽乘用車發布消息,新購買榮威和MG全系列車型的車主,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將提前實施“汽車三包規定”,并享受3年或10萬公里(兩者以先到者為準)的質量擔保期,是新購車車主在10月1日“汽車三包”正式實施前一個月。
上汽乘用車方面表示,早在榮威品牌建設之初,就率先發布了“尊榮體驗”的服務品牌,在產品未上市前,就打造了行業領先的服務標準體系,并推出了“晨曦接待”等令客戶感動的項目。近幾年,根據汽車市場發展的特點和大量的用戶需求調研,在完善服務網絡的同時,投入海量資源,在國內推出了上門式的“宅捷修”服務,贏得了追求服務品質的用戶青睞。本次提前一月實施“汽車三包規定”,不僅為廣大消費者解決購車的后顧之憂,更充分體現出上汽乘用車對于品質的自信以及對消費者誠意與責任感。
“汽車三包對自主品牌是一件好事,可以讓自主品牌擺脫低質的名聲。而三包政策出臺的初衷是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不管是經銷商、生產者,還是提供零部件的合作伙伴,一定要為客戶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可靠的駕車體驗。”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汽車三包政策的實施,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同時,對汽車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傳祺一直以來將“品質”作為品牌核心價值之一,較低的維修率就是傳祺品質的良好寫照,三包政策的實施對傳祺有很多有利的地方。
其實,部分自主品牌早就開始實施“自己”的汽車三包政策,以換取消費者的信任。今年7月,奇瑞在新車艾瑞澤上市之時,便宣布提前實施三包政策。而北汽股份更是在去年發布了旗下E系列的三包政策,并在今年擴充至旗下微車品牌威旺。
是營銷噱頭還是保護消費者?
其實,在本輪宣布提前實施“三包”的舉措中,大部分車企的三包標準均超過了國家的相關規定。
據了解,上海通用汽車旗下的別克和雪佛蘭品牌車輛,將執行整車質保提高至3年或10萬公里,而凱迪拉克品牌車輛的整車質保提高為3年不限里程。而大眾品牌旗下的車輛可享有3年或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產品質量問題車輛包修服務,蘭博基尼和賓利品牌將繼續提供3年不限里程數的包修服務。
有分析指出,本次部分車企主動“出擊”,不僅提前1個月進入三包,而且其保修政策遠高于法律的規定。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市場疑慮,另外一方面是借用三包提升品牌的美譽度。
目前,由于三包政策的即將實施,正處于淡季與旺季的切換點,市場已經出現了部分消費持幣待購現象。這對于車企來說并非一個好的現象。況且,今年5月至7月國內市場逐步走弱,銷量環比不斷下滑,而“金九銀十”則是各個車企沖擊全年目標的關鍵時刻。在這種前提下,車企必須要利用調整策略,破解市場的難題。
“部分消費者的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出現這種現象正說明了消費者對汽車三包的期待與重視程度。《汽車三包規定》雖然尚未正式實施,汽車三包已經促進了汽車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在此之前曾表示,在汽車質量方面,部分家用汽車經營者已經積極行動,通過加強技術改造,完善質量體系,不斷提高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品質量,作出了高于《汽車三包規定》的質量擔保承諾。在售后服務方面,大多數汽車經營者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來優化售后服務流程,改進物流配送體系,提高服務質量。
“汽車三包是售后服務中最重要的一項服務內容。在以往的時間中,各個汽車企業比拼的是誰的包修期限時間最長,越長的承諾包修期限越有利于消費者,也越容易贏得市場消費者的青睞。而即將出臺的汽車三包政策恰恰是體現售后服務與企業品牌形象的標志性事件,也是汽車企業搶占金九銀十黃金的最好契機。”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表示,在市場銷售出現回暖時,汽車企業宣布提前實施汽車三包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汽車企業這樣做無可厚非。”
不過,張志勇也表示,一些汽車企業雖然也宣布提前實施汽車三包政策,更多考慮的是市場增長的需要,但切勿讓汽車三包成為噱頭,而應該成為消費者維護自己權益的工具。
南方日報記者 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