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尚無成功先例,如果領導們沒有果斷決定就沒有Doroe。”
不知何時起,提及錦湖輪胎,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一個人物角色,電視廣告中、電影院里、各類海報等等,他無處不在,他就是Doroe。正如米其林輪胎中那個胖嘟嘟的必比登(Bibendum)一樣,Doroe被定位成了錦湖輪胎的象征。這在國內輪胎行業中堪稱首例,在全球輪胎行業界中,除米其林輪胎之外也是絕無他有的罕見挑戰。作為輪胎行業角色營銷中數一數二的成功先例,初露頭角的Doroe已躋身于世界舞臺。
錦湖輪胎融入新的營銷戰略,2011年1月錦湖輪胎通信小組與專業營銷團隊上巖通信(SangAm Communications)的合作產品誕生。雖然至今為止市場好評不斷,但在研制初期,就連擔當和負責的工作人員都半信半疑。錦湖輪胎有關人員表示,“當時國內根本找不出虛擬人物角色營銷(character marketing)成功的先例。盡管“PEPSI MAN”在一定程度上深受人們歡迎,但也不屬于專用商業營銷。因此,在消費主體為30~40歲男性的輪胎行業中,虛擬人物角色營銷本身就是一次巨大冒險。
<圖片說明>制作錦湖輪胎Doroe的上巖通信相關工作人員正陶醉地與Doroe一起擺pose。[圖片提供=錦湖輪胎]
盡管內部遭到不少人的反對,但領導們強制推行的意志十分堅定。尤其是錦湖輪胎副經理樸世昌對Doroe傾入了獨特的感情。上巖通信有關工作人員笑著說:“撇開Doroe的成功不說,那時,每當內部出現不滿,樸經理的那股執著兒總能讓我們找到方向。如果沒有樸經理,就沒有Doroe的誕生。”
錦湖輪胎有關人員強調,“剛開始介紹Doroe時,在一線銷售現場,很多人因為不找明星代言,卻用卡通人物而表示不滿,現在反倒是一線代理店的反應更好。”
Doroe最先被叫做“嘟嚕嚕”,寓意為輪胎在道路上“嘟嚕嚕”向前滾,后來轉化為“Tire hero(輪胎英雄)”的簡稱“Ti-ro”,當時競爭很激烈。但是考慮到容易發音這一點,最終確定為Doroe。最近Doroe的女朋友“Roro”誕生,她的名字是將道路的英文“ROAD”拆分組合而成。不僅如此,隨著輪胎銷售處的Tire Pro卡通人物、Pro Doroe和Doroe老師等一個接一個角色的相繼問世,Doroe家族也在不斷壯大。錦湖輪胎有關人員指出,可能像“藍精靈”一樣,將由一個角色派生多種多樣的人物出來。
錦湖輪胎將靈活運用Doroe,加大后期促銷力度,同時,對拓展海外業務領域正在做積極地調查。目前,廣泛使用于人偶、汽車用品、便條、真人卡通秀、手機液晶屏清潔器、耳塞、馬克杯、汽車牌照等各領域。此外,錦湖輪胎提議繼續通過Doroe虛擬人物角色營銷將產品推向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及南美市場,在全球各業務市場廣宣Doroe的計劃目前也在積極研究中。
錦湖輪胎有關人員表示,“角色的意外性仿佛滿足了人們的新鮮感、親切感和創新感”